蓝山新闻网8月19日讯(通讯员 颜继生 梁利
卢杏虹)截至8月15日,蓝山县已全面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三普”文物点实地复核工作。全县“三普”登记的183处不可移动文物的数据已全部采集录入。
蓝山县文物资源丰富,“三普”期间登记的文物点分布点多比较分散,普查队员在克服种种困难后,在两个月之内完成了全部183处“四普”实地复核工作。接下来,蓝山将启动新发现79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登记工作,在工作中将紧紧依靠群众提供线索、收集史料等,查清蓝山县文物家底,将蓝山县文物保护工作不断推动向前发展。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23年11月启动,至2026年6月底结束,普查范围包括地上、地下和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别。为此,蓝山县成立了“蓝山县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将祠堂圩镇列为调查试点单位,普查工作于2024年6月18日在祠堂圩镇国保单位虎溪黄氏宗祠所在地虎溪村开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普查人员克服困难,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精准复核并记录“三普”登记点的文物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保存状况等。
8月13日,普查队员田喜菊在实地调查期间,自己母亲在家中不慎摔倒,导致手臂骨折的情况下,打电话让爱人回老家接母亲至县医院疗伤,自己坚守工作岗位,直至下午6点才赶回家中看望照顾母亲,除此之外,她在每次采集回数据后,经常加班加点及时录入采集信息。在遇到难以攀爬的山岭和无法进入的茂密山林时,队员成志强、黄健辉、彭少峰等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带着这种“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使得该县“三普”文物点复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来源:蓝山新闻网
作者:颜继生 梁利 卢杏虹
编辑:陈真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sxw.org.cn/content/646842/64/1419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