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投资的源头上创新管理方式,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确保干净、清廉、务实。评审领域已拓宽到房屋建筑、市政道路、公路桥梁、农田水利、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国土整治、综合开发、廉租住房、中小学危房改造、网络信息化、政府采购等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多个领域。及时高效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重点项目预结算审核,为政府决策和财政节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2015年,完成评审工程项目704个,较上年增加182个,送审总额114.34亿元,较上年增加265%,核减2.46亿元。
完善评审制度,为财政评审工作提供支撑。为了更好的规范财政评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程序。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工程预(结)算文件整理、送审工作的通知》(蓝财〔2015〕6号)和《财政投资基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蓝财〔2015〕7号)通知。召开了全县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会议,并对各单位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了与评审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培训。做到对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了然于心,为开展评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中心评审人员经常下工地宣传评审管理的相关规定,让施工单位明确各自在评审中的职责。
加强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的审查,特别是针对结算部分向业主单位提出修改建议,堵塞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当中的漏洞,杜绝了合同改变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以及阴阳合同的发生。另外要求业主在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约定“最终结算必须以财政评审的结论为准”,这样既强化了财政评审职能,又合理规避了财政评审的风险。
提出科学建议,挖掘评审潜力。随着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力度加大,新增项目越来越多,涉及的投资领域越来越广,如何才能为财政增收节支,合理利用和节约每一分钱?为此,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合掌握政府投资项目情况,各项目互通余缺,利用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向局领导和县政府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为政府节省大量开支。比如,针对蓝山县各个项目土方余缺不均衡的情况,提出二广高速连接线项目和口岸物流园项目的余土外运到东方大道、示范性中学、学府路、五里南路等项目,这些内运的项目不计算造价,建议采纳后,为财政节约支出2000多万元;根据标准厂房施工图纸设计部分功能不适合特定企业的情况,及时向政府提出修改设计标准的建议并得到采纳,该建议共为财政节省支出1000多万元。通过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帮助,真正做到合理利用和节约每一分钱。
评审关口提前,杜绝虚增造价。真正要节约财政资金是在项目方案的评审。往往一个方案的不同选择,节约的造价就不是几十万、几百万的级别,甚至是上亿的差别。某建设项目,按照原设计单位计算,概算需要8个亿的项目。财政评审中心方案在设计上提前介入,提出依地势而建可以减少土方开挖量、减少地下室混凝土用量,进而减少消防、给排水、暖通的造价;建议外墙设计简单化、材料本地化;按照非震区设计标准设计基础、合理确定混凝土标号和钢筋用量;节能设计的优化等等。预算降到不到5个亿,大大节约了财政资金。通过“评审先行”,大力压缩了申报不实的项目预算,减少了财政投资项目决策上的盲目性,为政府基本建设项目招标和国库根据工程进度拨款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注重过程管理,合理设计变更。施工过程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求评审工作者不但要有工程造价方面的知识,还要需要有地勘知识、设计知识、施工技术、法律知识方面的知识。针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那些施工单位里面的管理高手,利益自己掌握的知识,钻法律、规范和合同的空子的人,又需要以理力争,以理服人,杜绝施工单位恶意签证、诱导设计单位搞不合理设计变更,既要保障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政府财政正当利益。注重施工过程管理,合理确定设计变更,同样可以杜绝投资浪费,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效。
主动接受审计,尝试社会购买服务,确保评审工作高质高效。 2015年,蓝山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动向县政府提出所有的评审项目都接受审计,预算评审联合出具结论,结算评审财政投资详审中心评审后提交审计局审计,由审计局下发审计结论。凭审计结论办理结算。同时,全面推进了财政投资评审购买社会中介服务工作,坚持依法依规购买与严格监管并重的原则,把购买服务与促进评审项目管理方式改革相结合,有效解决了“买得值”的问题。
通过大胆尝试政府采购,实行财政评审购买服务,不仅保证了评审质量,而且提高了评审速度,降低了购买成本,有利于控制评审风险和理清财政投资评审与项目单位、中介机构的职责,评审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蓝山县财政局 李小兰 刘云旺)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李小兰 刘云旺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