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关于加强蓝山县地方税源建设的思考

编辑:李宗凯 2015-12-09 11:03:15
—分享—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税收征收难度加大。今年,“营改增”扩围至建筑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服务业,地方政府的税收将受到大幅影响。随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深入推进,特别是“营改增”后,现有地方主体税种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加强地方财源培植已迫在眉睫。地方政府和地方税务部门如何在财税改革顶层设计要求下挖掘新税源,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据此,笔者将以蓝山县经济发展及地方税收情况为例,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有税源结构分析
(一)从增长总量上分析
近几年来,蓝山地税组织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增幅日渐递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增长严重缺乏后劲,2011年税收实际完成增长率达52%, 2014年受“营改增”和经济萎缩等大环境的影响,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2011-2014年蓝山地税税收任务和实际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年度
任务数
增长率
实际完成数
增长率
2011
12926
54%
14979
52%
2012
17863
39%
18270
25%
2013
20162
13%
21553
18%
2014
20150
0%
20878
-3%
随着地方经济逐年增长,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也大幅增长。自2012年开始,地税收入增幅略低于财政总收入增幅,地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也逐年下降,2014年下降了3.39%,“营改增”后地税收入在县级收入中的主导作用逐渐削弱。
具体情况如下:
蓝山县财政收入及地税收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年度
财政总收入
地税收入
地税收入占财政
总收入比重
全县税收收入占
财政总收入比重
2011
33466
14979
44.76%
65.92%
2012
41777
18270
43.73%
64.96%
2013
50113
21553
43.00%
63.60%
2014
52696
20878
39.61%
61.27%
(2)从税收收入分税种构成上分析
2014年,蓝山地税全局共完成各项收入20878万元,同比减收676万元,下降3.14%。营业税大部分行业出现减收,全年累计入库5287万元,同比减收1403万元,下降20.98%,占税收总量的26.17%。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三个行业因“营改增”共减收252万元,减幅分别为-75.72%、-71.42%、-44.26%。
2014年,全县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大幅减收,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入库181万元,同比减收116万元,下降39.11%;土地增值税入库354万元,同比减收303万元,下降46.17%。耕地占用税入库1955万元,同比减收1061万元,下降35.18%。全县个人所得税入库3793万元,同比增收505万元,增幅15.37%;烟叶税入库2226万元,同比增收96万元,增长4.52%;契税入库3538万元,同比增收1577万元,增长80.46%。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县城投公司加大了拿地力度,入库契税较多。其它小税种增减金额不大。
(3)从产业构成情况上分析
从税收数据分析看,2014年第二产业提供税收6284万元,同比增收908万元,增长16.88%,占税收总量的31.80%,较去年同期上升5.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供税收13361万元,同比减收1535万元,下降10.30%;占税收总额的67.62%,较去年同期下降5.02个百分点。
(4)从税源构成情况上分析
2014年,年纳税额20万元以上的正常纳税户70户,共入库税款9110万元,增收438万元,增长5.05%,占税收总量比例为45.09%。全年共入库重点工程税收1878.04万元,占年度计划3188万元的58.91%,比去年同期减少1196万元,下降38.91%。尽管年初的重点工程多达50个,但未开工或开工后无多大进展,未产生较大税源的项目达20多个。
二、蓝山县当前税源存在的问题
(1)重点税源和重点工程支撑不足。重点工程启动缓慢,税源增长点不足,涉税问题多,征管难度大,影响收入的增长。
(2)我县工业经济规模优势不够明显,企业对地方贡献不强,发展有待加速。2014年共实现工业税收1372万元,其中采矿业351万元、制造业493万元、电力528万元,只占税收总收入的6.94%。
(3)房地产行业是地方税源的重要支撑。2014年蓝山县房地产遇冷,13个房产项目可售房源1861套,全年只销售214套,降幅达37.24%。全年房地产企业入库1080万元,同比减收1572万元,降幅达59.27%。2015年,全县开展单位集资建房税收清理,1-6月份房地产行业入库税收4881万元,同比增收1733万元,增长55%。可见,房地产行业税收波动对全年税收任务影响巨大。
(4)“营改增”后相关行业大幅减收,征收范围缩减,地方新的主体税源体系尚未建立,后续税源动力不足。再加上经济增长放缓,中央八项规定等因素的影响,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税收严重下滑,税源流失严重。
三、加强税源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上强力突破。进一步拉大开发园区的骨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发展商贸物流和相关配套产业(尤其加大油、气站的建设(新的消费税改在消费环节征收,汽(柴)油的消费税将成为地方主体税源)。同时加快湘江源旅游开发、都龙湖商贸服务区项目。
二是加快旧城改造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大力开展旧城改造,积极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工程,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使闲置土地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完善土地供应程序,建设标准化厂房,加强供后监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是调优结构,积极发展壮大资源开采加工企业。支持矿业经济加快发展,形成支柱产业。加大项目跟踪推进力度,落实好要素保障,促进矿产项目形成产能,资源税成为新的地方税税源增长点。  
 四是加大扶持医院发展壮大,尤其是特色医院的建设(因即将开征的环保税对医院是按病床数征收)。比如现在的广西兴安界首骨科医院床位数就相当于一家县级人民医院规模。环保税将成为地方税源的一个主体税种。
五是支持本地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对县内税源建设的重点企业,政府部门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鼓励和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加强税收征管,挖掘潜在税源。一是加强行业监控。地税部门要深入强化税源管理,实行分行业规范管理,分别对房地产、烟花爆竹、采石场进行行业规范,促进税费收入稳步增长。二是构建协税护税网络。县级政府要加强主导,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渠道和协税护税机制,构建信息共享的综合治税平台,强化国税、地税、工商、住建、房产、国土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弊端,增强税收管理的深度和税源管控的广大。完善税收代征体系,确保税款应收尽收。(蓝山县局调研课题组)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