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雷家岭考古重大发现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雷统六 编辑:李宗凯 2014-08-27 09:09:26
新蓝山
—分享—

  

 

  2011年 5月11日,我县政协委员一行7人在县文物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调研了火市办事处的雷家岭村和百叠风景区的文物遗存情况。此次调研过程中共发现八处文物景点和十几座保存完好的清代晚期古民居建筑。县政协副主席黄石保参加了此次调研活动。此次的调研活动为我县的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八角楼碑叙

  一方之人才系乎地势,而地势之结聚关乎水口,水口顾不重欤蓝山之詹家坊詹与陈二姓居焉。昔万历丙午,并有八角楼以镇水口而楼之旁复建一庵,以为斯楼之佐水聚山环为二姓之关鍵,其计远矣无保。康熙丁卯岁为水所敞而庵亦随圯至乾隆戊寅秋,二姓倡议复建,鸠工材沥石坚,砌阅五载而楼与庵告成,焕然一新,使前人之功虽废而不度后人之业重辉,而日辉诚盛举也。同学詹讳光以二姓之意作序,之意其楼东映群峰之耸翠,西镇百叠之菁华,舜水滢其南白石峙其北,揽括上水,砥柱下流,秀凝天志,永作村坊保障,矗扦云表,何殊海市蜃楼。或效王杰佳篇思登楼而作赋,或慕昭明世子,偕诸士以订文件,兼立四大之空门,妙入三摩之净地。由是而气聚,由是而才兴,夫何不于斯十之哉!然筑楼既坚,知不同芙蓉之飞向江外而须铁锁以縻公也,是为叙。

  转 台 戏

  雷家岭村山川灵秀,双龙环抱。为象征二龙戏珠,欢庆升平,祖先设计在村南雷临坪建立转台戏,并相沿成俗,约定六十年为一届而与甲子周期相合。转台戏始于何时,已无史料可查。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一八九九)曾唱一届,亦已九十余年,目睹者皆已作古。民国三十六年丁亥,正值抗战胜利之后,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由雷震鸣、雷纯样、雷国生、雷丰常、雷汉德、雷才德、雷统庸、雷丰顺、雷六发、雷志良、雷衍酉、雷松保、雷衍寅等为首操持,捐款筹资重新建造戏台。其戏台长宽约一丈六尺,台上悬挂“大厦城楼轮转古今”。两块扁额以及两付对联。布置精巧,飞檐角楼,雄伟壮观。中心为一独木立柱,竖于石板之盆形圆洞内,上固于夹板之间,故而转动灵活,据云:戏中如有遗漏疏忽,此戏即需从头演唱,故演戏者务必慎重不敢疏漏。因而对剧团之表演水平要求较为严。此后耗资计稻谷五百余担为时半月,湖广各地来观戏者绝多,实可谓盛况空前。后者能否睹此胜景,实难料也!

  逝去的转戏台

  旋转舞台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演员站在讲台上,由于舞台的旋转面向四周观众,而获得更多的掌声,也让站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欣赏到演员的表演。其实很早以前,我国民间就有了旋转舞台,永州市蓝山县雷家岭村就有一座转戏台。由于演出的是戏曲,当地老百姓就叫做转台戏。

  雷家岭村位于蓝山县城的东面,离县城大约10余里左右。村子座落在两条山脉的交汇处,左边叫青龙山,右边叫黄茅岭,村前是一川平田,发源于九嶷山上的舜水和钟水在此汇合后流入嘉禾、郴州地段,再注入湘江。过去这里是永州到临武过广东的要道,村内还有一条青石板的古盐道蜿蜒伸向远处。红军长征时期,耿飚、粟裕还带领部队在此村里住了一晚。当时他们作为指挥所居住的小屋现在仍然还居住着人家。演戏的转台在文革中已被拆除,现荡然无存了,而它的形貌,它的非凡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转戏台是由一根直径为2尺多的圆树柱立在中央,树柱的底部是一座埋在土里近1丈的石臼,圆柱头就立在石臼上。可以灵活地转动,地面由井字形木架支住,圆柱离地三尺左右才是舞台。舞台成圆形,面表是木板铺成,舞台平板下面就有斜树木卯榫固定在圆柱上;顶部也是用圆斜木构成,盖上木杉条,可以遮雨。整个戏台就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只要用力一推,整体就会旋转起来。转台的后方是一个平面舞台,用台柱与转台连起来,供演员上下场及舞台布景和大型武打之用。平面戏台的台柱刻有龙和凤,以及“福禄寿喜”的雕画。有一幅对联挂在前台柱上,上联是“转换乾坤英才蔚起”;下联是“台高牛斗剑气龙腾”。戏台面对村中央,全村几千老少可坐在村前观看。转台的四周有一圈木栅栏,防备小孩随意进去,以免戏台转时伤着人。演员在戏台唱戏,若是哪一句跳了腔,村里懂戏的人就用手伸过栅栏拦住戏台,不让转就下不了台,非要你唱好了才让你过关。若你穿的装束与戏情不合,等装饰化妆好了才能上台演出。所以,在转台戏演戏,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不可随意才行。

  村里为何要建这样的戏台呢?传说雷家岭村设转戏台前,村里总养不成鸡鸭猪牛羊;本来养得好好的,突然这些牲畜在几日之内就全死光了。清朝同治年间,村前的溪河涨了水,村里的牲畜发瘟疫感染到人,个别人也染此病死了,村里被这种莫明其妙的灾祸吓住了,非常恐慌,有些人就准备逃离家园。当然村里人就去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来看村中风水,他说村后两座绵延数里的山脉似是争斗状,只要在村前安一颗珠子,就成了两龙戏珠,就成福祥之地了,然后每天敲打几次锣鼓,必保这里风调雨顺,林茂粮丰,六畜兴旺,民众安居乐业。因此,村子前就有了一个转戏台,从此每到过年后社节前,村里人就整天演戏,各宗族轮流坐庄送戏。也有人说三、四十年才演一次,唱的大多是祁剧或花调戏,剧目一般是《天宫赐福》、《子仪上寿》、《游湖借伞》、《打金枝》、《劝农赏花》、《醉打山》之类民间流传传统祁剧。每到演戏,雷家岭村就成了最热闹的集市,周围几十里的百姓都会来看戏或顺便走走亲戚,县城的衙吏也会专程到这儿来看上几天戏。戏演完了,春忙就开始了,人们在一年的忙碌中,期盼着丰收,期待着来年的演出和短暂悠闲的享受。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雷统六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4/08/27/993100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