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农机补贴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宁志球 编辑:李宗凯 2014-07-03 16:59:46
—分享—

  一、农机补贴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效应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重大举措,农机累加补贴是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有关规定,地方政府为加速农机的推广应用给予适合本地作业机具追加补贴的一种扶持政策。近年来,我县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引领和地方财政累加补贴的推动下,呈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近5年来,我县累计发放农机补贴近1500万元,其中:2012年发放累加补贴30万元,2013年发放累加补贴50万元。推广各类补贴农机具8600台套,其中累加补贴农机具150台套。拉动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投入购机资金12000万元。全县农机总动力由5年前的23.5万千瓦,增加到2013年末的36.9万千瓦,年均增加11.4%。

  随着装备总量的提升和装备结构的优化,农机作业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迅速发展。2013年完成农机作业总面积62万亩,比上年增加24.5%,其中机耕面积28万亩,机插面积4万亩,机收面积9万亩,机灌面积10万亩,机植面积11万亩。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9%,比上年提13个百分点;机插秧率15%,增长13%,呈快速推广态势;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31%,农机作业服务总值达到1.68亿元,农机化作业为农民减负增收4500万元以上。

  二、农机补贴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效应

  (一)农机补贴促进了农机专业大户快速发展。农机专业大户是农机化作业的引领者和示范者,是先进生产力载体的先行军和服务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激发了他们的购机、用机热情,推动了由单一化作业服务向多功能、全方位服务转变。火市办事处牛路脚村80后农民陈昌军由1台耕种机起家,近5年来在农机补贴和累加补贴的推动下,发展到如今拥有包括高速插秧机、低温循环式烘干机、全喂入、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旋耕机、多功能运输机、农田植保机械等性能卓越的各类农机具12台套,农业机械原值120余万元。2012年牵头成立了“蓝山县牛角农机作业合作社”,聚集会员80余户,各类农机300台套。2013年成立了蓝山县首家注册农场“蓝山县昌宏水稻种植农场”,完成土地流转1000余亩,农忙季节雇工20余人,其中雇用农机“的哥”4-5人。2013年被蓝山县县委、县政府评为“双季稻”和“油菜”种植先进个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优秀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由“农机王”成为“种植王”!近5年来,农机补贴的“沃土”共催生出农机专业大户百余户。

  (二)农机补贴加快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步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粮食生产的必由之路,也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性选择。多年来,我县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环节近乎是空白,始终无法突破。2013年前全县仅有插秧机3台。2013年,为加速我县机械化育插秧步伐,县政府对插秧机的推广运用工作进行了考核,对购买插秧机的农户进行了农机累加补贴,共推广插秧机30台,其中高速插秧机2台,完成机插秧面积近4万亩,有效地解决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机插秧环节的短板。

  (三)农机补贴是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催化剂。目前我县共有8家经工商、税务部门注册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都是近3年发展成立的。其中95%的农机都享受过国家补贴,一些性能优良的大中型机耕、机插、机收及烘干机械得到过地方财政累加补贴。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合作组织的农机拥有量日益增多,8家合作社共拥有机械近千台套,社员200余户,其中农机大户40余户。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为农业产业化生产作业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也为土地流转经营解除了后顾之忧。

  三、农机补贴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机补贴工作经费与实现补贴额不相匹配,按湖南省农机局“农机补贴绩效考核办法”规定,补贴额在500万元以下按8%、500万元(含500万元)-1000万元按5%配备安排工作经费。我县去年实现补贴额700万元,财政预算安排的经费只有8万元,远未达到配备标准。工作经费的严重不足,使补贴政策的深入推进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农机的全面推广应用受制于土地流转和土地园田化建设水平高低的影响,就我县而言,全面发展的瓶颈依旧存在,由此农业产业化水平依然偏低;农机专业大户和合作组织受资金及作业条件双重制约,造血功能仍显不足。

  三是农机作业示范建设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示范效应难以释放。

  四、加大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以政策宣传推动农机补贴实施。大力宣传农机补贴政策,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开展平台式、全方位的宣传推介,让农民朋友个个知晓农机补贴,让农机补贴深入农机专业大户和合作组织人心。

  (二)以作业示范拉动农机的推广应用。切实开展实用可行的农机作业示范建设,采取引进生产厂家示范作业、邀请农机大户和合作组织示范作业、农机化技术培训作业等多种形式,扩大农机作业的生产效应。

  (三)以作业服务带动农机作业效率的提高。农机管理部门切实履行服务职责,贴近田间地头,零距离接触农机手,大力开展送技术、送检修、送安全知识上门等服务,真切地做到让农机手有钱赚、有效益。

  (四)以农机累加补贴促动农机应用上新水平。继续稳定农机累加补贴政策,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对先进适用农机给予地方财政累加补贴;重点补贴农机专业大户和种粮大户,促进农业生产上规模,促进土地流转加速集约。(作者:蓝山县农机局 宁志球)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宁志球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4/07/03/99323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