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列入宪法,制定专门法律。计划生育执行至今,有些人认为,计划生育让中国少出生了4亿人口,大大减轻了我国人口压力,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有些人则认为,计划生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弊端也逐步显现,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着重强调人口数量的控制,却忽视了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问题,使得中国进入到未富先老的格局,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可以看出计划生育的30余年,是争议不断的30余年,是不被群众理解、接受的30余年。事物都是两面的,计划生育对社会的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虽说弊端渐现,但作用依然还是主要的。计划生育是人类对生殖繁衍的深刻认识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前进的一步,是世界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富强的需要,更是家庭建设的需要。
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乡镇政府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然而贯彻计划生育难就难在执行。为了深入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更好的发挥政府计划生育服务职能,中央、省市多次下发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指导性文件,永州市计生委也专门下发了《永州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行村(居、社区)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要求各乡镇明确职责,转变服务方式,全力推行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上级指示,汇源瑶族乡依据自身实际,制定实施了[汇源瑶族乡关于贯彻《蓝山县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行村(居、社区)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在全乡5个行政村推行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一、汇源瑶族乡推行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现状
1、签订责任状。为将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到边、落实到位,2012年10月,汇源瑶族乡人民政府与辖区5个行政村签订了《汇源瑶族乡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划定了乡、村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责职能,要求各村严格按照《实施意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并明确了奖惩措施。
2、督查考核。针对汇源瑶族乡5个行政村各自的特点,乡计生办详细制定了《汇源瑶族乡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和《汇源瑶族乡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以下简称考评细则),指导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根据《考核办法》的要求,乡计生办每个季度组织人员对各村《实施意见》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考核,对照《考评办法》逐项打分,并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兑现考核结果。
3、计生队伍建设。为全乡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提高村级计划生育主体意识,成立了汇源瑶族乡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成立了汇源瑶族乡计划生育协会(分管领导任会长),在已有计生专干的基础上新任命一位兼职计划生育宣传专干;各村亦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以党支部书记为会长的村级计划生育协会,在已有计生专干的基础上委任了一批计划生育组指导员,充实到村级计生队伍中去,并及时组织她们培训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
二、汇源瑶族乡推行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中的难点
汇源瑶族乡是一个偏远的山区乡,人口数量较少但分布散,少数民族约占60%,在推行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有诸多困难,概括起来十个字“没人、没钱、没认识、没基础”,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存在的困难。①人力缺乏,推动力不足。全乡所有在职在岗干部职工共15人,虽然管辖的区域和人口不多,但乡镇事务繁杂,每名干部职工都分领了好几方面的工作。就乡计生队伍而言,全组共5人:一名分管领导(还要分管安全生产、农业、食品药品、动物防疫等工作)、一名计生专干、一名计生服务所人员、一名宣传专干(还要负责乡政府办公室、组织、团委等事宜)、一名计生协会人员(还要负责乡财政等相关事宜),全组5人还都要负责驻村事务。在计划生育以村为主的格局未形成的情况下,全组人员要完成全乡所有计划生育的事情。总的说来,汇源瑶族乡计生队伍规模小、专职计生工作人员缺乏。②经费紧张,兑现难度大。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由本级政府财政全额承担,没有划拨专门的工作经费,加大了本级财政压力,也受到本级财政收支状况的制约。汇源瑶族乡是一个偏远的山区乡,几乎无财税来源,财政收入只能依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社会抚养费的提留,就是这样的财政状况要全力承担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的开支。财政状况决定了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的额度,也影响了一些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时为了缓解经费紧张的局面,未能及时发放村级计生专干和组指导员的报酬,对于村级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结果也未能及时兑现。这也大大影响了村级计生人员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的水平。
2、村级存在的困难。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也存在着没人、没钱的困难,而且还存在一大难点就是认识不到位。在村组织人员配备方面,全乡5个村都配备了村级计生专干,所有组都委任了一名组指导员,但是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仍是难以推行。①村干部认识不到位,计划生育以村为主的局面未铺开。目前村级计划生育工作都是由乡镇带动或说是代做,村干部认为计划生育是乡镇的事,村里不要搞计划生育工作,要搞那也是村计生专干的事情,计划生育以村为主的意识没有形成。②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责任意识不强。不光是计划生育工作,村里所有事情都是乡镇点一下村里弄一下,村计生专干的数据统计、上报都需要乡镇催促,数据统计、上报比较滞后,缺乏时效性,甚至有些村干部对本村的计划生育情况一无所知,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在群众违反计划生育时,村干部不上报,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村干部也不出面做工作或不配合,缺乏责任感。
3、缺乏群众基础。获得群众的理解、支持是乡镇计生工作中最难的一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计划生育被戏称为“天下第一难事”。计划生育政策贯彻执行30余年来,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何至如今计划生育政策还这么难以执行、这么难以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呢?计划生育让国家、社会受益,其实也让每个家庭受益,但是这种受益很曲折、也很微薄,以至于让群众感受不到,让他们错误的认为损害他们的利益让政府受益。没有群众基础的计划生育只能依靠高压执行,迫使群众尽可能的遵守计划生育,不禁让人感叹无奈的计划生育无奈的执行,被人民群众无奈的指责。
汇源瑶族乡是一个少数民族占近60%的偏、穷乡镇,有着它独特的民风习俗,也正是当地的民俗影响了他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计划生育执行这么多年也未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当地人与外界接触的少,加之文化水平都比较低,他们一些人不太知道计划生育政策或对计划生育有错误的认识,他们的婚育行为也很少会考虑到计划生育,更不会遵守计划生育。
三、汇源瑶族乡推行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对策
计划生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我们要坚决的贯彻执行它,对于推行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更好的推行它。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完善激励机制。既然计划生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要另眼相待。完善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待遇水平和奖励水平,激发计生队伍潜在积极性。
2、完善培训学习机制。注重乡、村计生专干及组指导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充分挖掘她们主观能动性的潜力。培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村专干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在工作中体味成就感。要注重队伍的专业化、定期化培训,充分利用好人口学校平台,加强人员培训和政策的宣传。
3、完善计生工作管理机制。要创新乡、村计生工作专业化管理,使得乡、村两级计生工作无缝对接,形成一条完整流畅的信息工作体系。要实现计生工作由乡镇到村组的过度,形成计生工作以村为主、乡镇指导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
4、完善社会抚养费分配机制。要正确梳理县、乡、村三者计划生育工作关系,按照合理的比例提留社会抚养费,提高各自的主体意识和计划生育工作操作能力。尤其是要对村一级合理分配社会抚养费,提升村级计划生育工作地位,从而提高村干部工作认识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经费分离,推动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由乡镇带动或代做向自身按照要求做、主动做转变,可以更好疏通乡镇对村级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有利于发挥村级职能,从而实现计划生育以村为主。
5、完善奖扶机制。群众基础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是计划生育长期执行或是计划生育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必须赢得地。完善奖扶机制,加大利益导向宣传,使各项奖扶措施立竿见影、落实到位,让计划生育的家庭效益不用通过先国家再社会再家庭的途径实现,让群众明白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到底利在哪里。(汇源瑶族乡计划生育办公室)
来源:红网蓝山站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