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蓝山站10月12日讯(记者 李先志) “袁老板,今天给我送10个土鸡过来。”10月12日一大早, 常德小伙在永州市蓝山县创业的袁学浩就忙开了,不停地接到来自永州蓝山、郴州嘉禾等地客户买土鸡的订货电话。
今年33岁的袁学浩,是常德市石门县宝峰区人,2005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与妻子刘晶来到深圳打工。他先后来到深圳富士康、惠普工作,月薪8000多。妻子刘晶在斯马特上班,月薪1.2万元。2012年,夫妻俩放弃在深圳的高薪,袁学浩来到妻子刘晶的老家蓝山县楠市镇上陈村租赁了120多亩地,创办了“学浩家庭农场”,主养土鸡,兼种核桃,狝猴桃,无花果,养牛,养鸭。现在满山土鸡乱跑,到处生蛋,已成规模,而且供不应求。
然而,创业之处并非一帆风顺。起初,核桃长势良好,却不幸遭遇了2013年蓝山百年不遇的“8.16”特大洪涝灾害,给一棵棵长势旺盛的核桃树带来了灭顶之灾,那年袁学浩损失近25万元。
第一次创业失败,袁学浩并没泄气。2013年9月份,他开始了灾后自救,利用自己场地宽阔等优势,放养600只临武鸭。这次养鸭非常成功,袁学浩鸭子由于是生态养殖,客户买一次他的鸭子后,又回头来找他的鸭子买,并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晓得有个常德小伙在蓝山养鸭,养的非常好吃。袁学浩欣慰地说,“这次养鸭,我始终坚持生态养殖,所以成本比一般养殖场的鸭子都要高,周期也长些。虽没赚到什么钱,但关键是我学浩家庭农场的生态牌子打出去了。”
在养鸭中获得信心后,袁学浩又开始了放养土鸡,并先后饲养了30多个品种的土鸡,他的农场里俨然成了一个鸡的“王国”,他则成了“鸡司令”。袁学浩养鸡非常细心,每日与鸡朝夕相伴。特别是在喂鸡的料上,袁学浩始终是严格把关,坚决不喂转基因的玉米,而是自己亲自进村入户去收购老百姓种的本地玉米喂鸡。
在鸡的防疫方面,袁学浩也是下足了功夫。有一次,他的养殖的鸡中有三、四鸡突然死亡,袁学浩对其解剖,找出了病因后,立即花500块钱请了一台挖机来,挖了两米深将死鸡掩埋了。
在土鸡养殖过程中,袁学浩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去年年底,由于鸡舍规模扩大投入不少钱,当时资金非常紧张,最困难的时候到了今年喂了鸡的玉米,连买明天喂鸡玉米的钱都没了。就在这时,蓝山县就业服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给他送来了10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面对这雪中送炭的救急款,袁学浩感动得泪流满面,“蓝山县委、县政府和劳动部门真是太好了,对我一个外乡人这么关照,真是让我终身难忘!”
鸡养好后, 准备上市的头一年,袁学浩也遇到了一个难题。当时正逢2014年过年的前夕,公鸡不好卖,但这500只公鸡却养到必卖的时候了,怎么办?袁学浩灵光一想,根据蓝山人生小孩坐月子习惯吃公鸡的习俗,他想到了到蓝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去卖公鸡。
因此,袁学浩连夜赶制了400多张宣传自己土鸡图文并茂的宣传单,于农历腊月二十四晚,来到蓝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发放宣传单。起初,妇产科的护士以为他是骗子和怕影响产妇和孩子们的休息,不允许他进病房去发这些宣传单。无奈之下,他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向护士们倾诉了一番,大家都为他这种创业的干劲和精神所感动,护士们主动帮他去发这些宣传单。就这样,他在当晚就卖出了46只公鸡,每斤25元,后来再一个礼拜后,他的500只公鸡全部卖完了……
如今,袁学浩的生态养殖事业是蒸蒸日上,公鸡每斤25元,母鸡每斤30元,都是供不应求,去年一年他赚了11万元,今年三月至今他纯收入突破9万元。他信心满怀地说,“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土鸡的养殖规模,年销售土鸡1.3万只。同时,兼顾饲养本地黄牛,种植核桃和时鲜蔬菜,养鱼等发展生态立体式种养家庭农场。”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李先志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