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新闻网10月23日讯(通讯员 段祎 王艺淞)行政人员不再只坐办公室,而是化身门诊“引导员”;院领导每周固定时间“泡”在科室里,现场解决问题——这是县妇幼保健院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后出现的新气象。连日来,该院启动“去行政化、下沉一线、早交班”三项联动改革措施,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医疗服务重心前移,实现管理效能与诊疗质量双提升,
在妇幼保健院一楼服务台,几位身着行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引导着人流,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就诊的孕产妇、患儿家属解答疑问。他们熟练掌握就诊流程,主动协助患者填写资料、指引诊室方向,用热情与耐心缓解患者的焦虑,让就医第一步就充满暖意。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药房。面对药品调配设备的突发故障,行政人员不再是被动等待汇报,而是主动靠前,协助药师排查故障、协调资源,从设备调试到物资补给全程跟进。这种高效的协作,守住了患者及时取药的“关键一环”。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源于医院一场瞄准“行政臃肿、决策链长”痛点的“自我革命”。医院全面推行“去行政化”改革:一方面,压缩非必要层级,将分散的协调职能整合至“一站式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建立院领导定期驻科制度,班子成员每周至少半天深入产科、儿科等重点科室,通过参与“早交班”、查房等,实现“问题当场分析、方案当场敲定、责任当场落实”。
从“坐班办公”到“一线服务”,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题”,这场角色与机制的革新,正悄然重塑着医院的运行逻辑。它让行政工作更懂临床、更贴患者,为守护群众健康注入了更温暖的动能。
来源:蓝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段祎 王艺淞
编辑:陈真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sxw.org.cn/content/646954/67/1537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