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山县非遗油纸伞变身“新国潮”

来源:蓝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涛 谢琛 编辑:陈真 2024-12-02 09:19:38
—分享—

df5d10d6aa67a0878784109f161e29e.jpg

蓝山新闻网11月29日讯( 通讯员 杨涛 谢琛) 近年来,我县非遗传承人彭国亮把传统“非遗”油纸伞与现代潮流相结合,依托电商平台,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

ceea15673cd6e6c332ce6ea771a0254.jpg

走进塔峰镇东侧村泓源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这里机械轰鸣,非遗传承人彭国亮正带着工人们忙着锯竹、制作伞骨架、糊伞面、穿线,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ba49be5fb230471c2240c66f06bda22.jpg

今年56岁的彭国亮是我县非遗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自幼受家族熏陶,对竹篾和油纸伞有着深厚的情感。年轻时,他先后到广东、浙江等地务工,学习油纸伞的新技艺和先进销售经验。经过十几年的在外打拼,让他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便下定决心返乡创业,大力发展传统油纸伞业生产。

为把祖辈留下的传统技艺传承好、弘扬好,彭国亮匠心独运,融合传统与现代技艺,设计组装二十余台设备提升油纸伞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请来了专业画师,在伞面上绘制精美的水墨画,图案包括威严的龙和灵动的鱼,寓意着吉祥、富贵和好运,使得每一把油纸伞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如今,彭国亮的油纸伞已成为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的工艺产品,年销量超过一万把,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等地。油纸伞产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经济创收,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增收。

目前,我县油纸伞手工制作技艺已入选永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彭国亮表示,作为非遗传承人,今后将继续探索新时代非遗手艺传承发展方向,让我县油纸伞更富生命力。

来源:蓝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涛 谢琛

编辑:陈真

本文链接:https://www.lsxw.org.cn/content/646855/63/145005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