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山县历史的来由

编辑:李宗凯 2017-09-27 16:23:39
新蓝山
—分享—

  西汉南平、龁道、泠道三县与九疑山虞帝园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一张《地形图》,图中标示了8个县治,即营浦、舂陵、泠道、南平、龁道、桃阳、观阳、桂阳。营浦县辖今道县、宁远县(以丘陵地区为主的区域)和双牌县的部分地区,其治所在今道县东北城郊;舂陵县辖今新田县一带,治所在新田县境;泠道县辖今宁远县南部、蓝山县西南部、道县东南部和江华县部分地区,即当时的土著民族山区;南平县辖今蓝山县中部北部地区,临武县、嘉禾县部分地区;龁道县辖蓝山县南部,江华县东北部地区;桃阳县辖今广西全州一带,治所在今全州北三十五里;观阳县辖今广西灌阳县一带;桂阳县辖今广东省连州市一带。以上8个县中,有5个县在今永州市境内,2个县在今广西,1个县在今广东省。根据《地形图》中8个县治的标示方位,可以断定南平、龁道、泠道三县的治所地均在今蓝山县境域。

  ㈠南平县的设置、变迁与隶属

  关于南平县的建置沿革,历史上的县志、州志、府志均认定为汉初建县,新中国《蓝山县志》明确为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名曰南平,隶属长沙国桂阳郡。西汉墓《地形图》发掘以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先生认为,南平、泠道、龁道均为秦代旧县隶属长沙郡。其治所在今蓝山县县城东郊的古城村。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这里发现有方形土城遗迹,墙基内有大量绳纹筒瓦、板瓦、汉砖瓦和陶坛罐残片等秦代、汉代文物。从而否定了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来的南平县旧址在“县东五十里土桥圩”之说。

  三国、晋、宋、齐时期,南平县隶属桂阳郡,梁时隶属桂阳王国,陈时隶属郴州桂阳郡。

  随大业三年(607年),南平县并入临武县,隶属郴州。

  咸亨二年(671年),于故南平县治地复置南平县,针对故治所也属同城异址徒迁县治(衙),隶属郴州桂阳郡。

  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县名为蓝山县。“以山形四时苍碧如蓝,故名。”亦言以“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故名。

  五代马殷楚国时期,以平阳(今桂阳县)、临武、蓝山三县(包括嘉禾县地)设置桂阳监,治所平阳,桂阳监成为与郴州、永州、道州平级的特殊行政机构,蓝山隶属桂阳监。

  宋初,蓝山县隶郴州,景德三年(1006年)改隶桂阳监。南渡后的绍兴元年(1131年),桂阳监、郴州隶属荆湖东路(今江西省),蓝山属荆湖东路。绍兴二年,桂阳监及其属县蓝山、临武、平阳等复隶荆湖南路。绍兴三年桂阳监升为桂阳军,蓝山县隶桂阳军。南宋绍定期间的1231-1233年,知县赵汝澹迁县治今理。

  元朝,升桂阳军为桂阳路,蓝山县隶属桂阳路。

  明朝洪武元年(1369年),改桂阳路为桂阳府,蓝山县隶属桂阳府。洪武九年,改桂阳府为桂阳州隶属衡州府,蓝山县隶属衡州府领于桂阳州。崇祯十年(1637年),临武县、蓝山县矿工引领农民起事造反,崇祯十一年,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平定后,奏请析宁远、桂阳州、临武县地置新田县、嘉禾县,以加强对边远瑶汉错居地区的管理。

  清王朝定都北京后的南明弘光、隆武时期和永历元年至四年上半年,即1644-1650年,蓝山县隶属南明王朝,其中1647年清王朝攻克蓝山后委派县长,玄即又被南明收复。直至清顺治七年(1650年,南明永历四年)的下半年,清王朝才稳定治理蓝山县。

  清代,蓝山县隶属衡州府,领于桂阳州。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王朝为防瑶民举事,于江华县锦田设江蓝理瑶厅同知署,署理江华、蓝山两县和周围县域瑶务;于新田上流洞(今金陵镇)设立永桂理瑶厅同知署,署理永州府、桂阳州和衡州府的常宁县等地瑶务。

  民国初年,蓝山县仍隶属衡州府领于桂阳州。民国三年(1914年),湖南废除府、厅、州建制,并将清代辖衡州府、永州府、郴州府、桂阳州的“衡永郴桂道”改名“衡阳道”,同时废除衡州府、永州府、郴州府、桂阳州建制。蓝山县隶属衡阳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湖南省撤销道级建制,仅存省、县两级,蓝山县直接隶属湖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湖南省分为九个行政督察区,蓝山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郴县,其专员并兼任郴县县长,当时今永州市的其他属县隶属驻零陵县的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湖南省增设一个行政督察区并变更行政督察区次序,原驻郴县的第八行政督察区变更为第三行政督察区,原驻零陵县的第九行政督察区变更为第七行政督察区,蓝山县隶属驻郴县的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蓝山县解放,蓝山县人民政府成立,蓝山县隶属郴县专区专员公署。1952年11月,衡阳专区、零陵专区、郴州专区合并,成立湘南行政区,蓝山县隶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撤销湘南行政区建置衡阳专区、郴州专区,蓝山县、新田县隶属郴州专区,今永州市的其他属县隶属衡阳专区。1958年12月(1959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蓝山县与嘉禾县合并为蓝嘉县,县治设蓝山县城。同时新田县并入桂阳县,治所桂阳。1961年7月恢复蓝山县、新田县、嘉禾县建制。196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零陵专区专员公署,治所设零陵县芝城镇,蓝山县、新田县划归零陵专区专员公署管辖。1968年9月,成立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零陵地区行政公署。1995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撤销原县级永州市设永州市芝山区(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零陵区),撤销原县级冷水滩市设永州市冷水滩区,同意永州市治所迁冷水滩区,蓝山隶属永州市。1997年,永州市治所迁冷水滩区。

  蓝山县是永州市属县中行政隶属变化最多的一个县。蓝山县,自唐末马殷以后的宋、元、明、清漫长时期,既不隶属郴州、也不隶属道州、永州,而是隶属舂陵水流域的桂阳监、桂阳军、桂阳路、桂阳州、衡州府。这一时期的隶属关系,今蓝山人,今永州人知晓的并不多。九疑香炉石之西南有一山峰称为衡州岩,当为衡州知府游属地取名。蓝山县的历史隶属,有的确实是鲜为人知。

  ㈡龁道县的设置与废入

  在1973年出土的西汉墓《地形图》中,明确标示在流注南平县(今蓝山县)的舜水河(标为舂水)上游,帝舜葬地的东北向有一个名曰龁道的县治。龁道县的设置与废入,汉代以来没有任何记载,随着西汉墓《地形图》的出土,二千一百多年前在这里曾设置有龁道县的历史事实展示在世人面前。《地形图》是在公元前168年随棺下葬的,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68年以前这个龁道县就已经存在了。

  龁道县究竟是什么时侯设置的呢?

  全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专家复旦大学谭其骧教授认为,龁道县设置于秦始皇时期。他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一文中是这样说的:“在绘制这幅图(西汉墓《地形图》)以前的汉初三十余年间,承秦末战争之年,户口耗减,一般说来,增置县治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图中八县(营浦、舂陵、泠道、南平、龁道、桂阳、桃阳,观阳),我们有理由把它们看成都是秦代已经有了的县。“长沙郡西南部地处僻远,置县如此之多,可见秦王朝是很重视边地的经营管辖的。此点亦可在文献中得到印证。如始皇三十三年将河套地区从匈奴奴隶主手中夺回后,即一下设置了三四十个县,见《史记·始皇本纪》及《匈奴列传》。”他认为“高祖时的县数当然更该就是秦的县数”,并举例说明很多地方秦的县数比《汉书》中县数多,西汉墓《地形图》中标示八个县的这一地区在《汉书》时代(平帝元始二年以前)只有六个县。这又是一个秦代县数不比《汉书》时代少的一个实证。

  根据古籍和考古资料,谭其骧教授指出,秦始皇时期已将少数民族等居地的建制县称为道。“龁道县在九疑山的东麓。《汉书》营道县故址则在九疑山北麓的奔巢二水口。又泠道县也距九疑山东北麓不远。汉承秦制,‘凡县有蛮夷曰道’。可见在西汉时代,九疑山周围的少数民族地区,已在一统王朝所设置的郡县管辖之下。”

  谭其骧教授再三认定,《地形图》中的八县为秦始皇时期所置。尤慎先生在《马王堆地图中的舜帝陵庙》一文中有一句“马王堆地形图有可能出自楚人之手”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地形图》不是汉代测绘的。《地形图》上没有任何军事标示,自汉王朝建立的那天起直至收复南粤时止,这里是国防军事重地,汉代这一时期这一区域的地形图应该有军事驻防信息,因此这张《地形图》很可能是在秦始皇时期产生的。从图中帝舜葬地的九疑核心区的放大标示及其祭祀符号用放大标示,可见这是一张突出帝舜葬所及其祭祀地的九疑山地形图。假如是一张军事用的地形图和一张一般性的地形图是不会把帝舜葬地及其祭祀标示物放大的,放大部分就是地形图的核心内容即主题,也就是绘图目的。确切地说,这张图应称为“九疑地区地形图”,或称为“帝舜陵及其周围地形图”。该图四周以高山为界,该图的岭南区域是“帝舜陵地形图”的延伸部分,其目的是要标示帝舜陵在华夏大地的位置,即帝舜陵南向不远就是中国南疆南海。被视为天神的帝舜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其葬山是天神之山,这在距秦始皇时期很近(只100年时间)的楚末屈原时期就是很明了的事了。可以肯定,屈原的作品或说类似写帝舜写九疑天神的作品秦始皇是阅读过的。秦始皇是一位崇拜神仙,尊崇帝舜的帝王,传说中的帝舜是一位一百一十多岁的长寿老人。秦始皇曾寻仙丹以求长生不老,南巡时曾望祀虞舜于九疑,这张《地形图》也许就是为秦始皇而测绘制作。而《深平防区驻军图》就是西汉初期一张纯军事地图,这张军事地图山形的画法与《地形图》截然不同,这也说明两张地图形成的时代不同,其测绘技术也不相同。秦始皇时期的《地形图》测绘后描摹图当然不止一张,西汉随葬的《地形图》因测绘范围广,有一支驻军的防守区域正好在其范围内,因此这张秦始皇时期的《帝舜陵及其周围地形图》又可作为一般地形图使用,配合西汉驻军图使用更方便,作用更大。

  可见,龁道县是秦始皇时期的建制县是可信的,或说是西汉初期的建制县。从没有任何史料记载龁道县的这一情况看,龁道县存在的时间不会很长。而《汉书》中记载的位于九疑山(西)北部的营道县,在这幅《地形图》中却没有标示,即公元前168年还没有设置营道县。很可能龁道县的废止与营道县的设置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应是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收复南粤后的那次五岭地区及岭南一带郡县设置的大变更。据《汉书》记载:元鼎六年设置南海、郁林、苍梧、交趾、合浦、九真、日南、珠厓、儋耳等九郡。在平定的西南夷地设置武都、牂柯、越崔、沈黎、文山等五郡。每郡下辖数县,如在与龁道、营道县山水田土相连的今江华县境设置冯乘县,在今江永县境设置谢沐县,均隶属新设置的苍梧郡。

  今永州市的江华县、江永县就是由这次变更中设置的冯乘县、谢沐县迁徙变更面来。谢沐县的辖地还包括今广西恭城县、富川北部,冯乘县的辖地还包括今广贺州和钟山县北部。而今江华县北部地区即西汉驻军总部的深平城以北地区,当属新设置的营道县管辖。收复南粤后,原驻守在江华境域的军队自然就撤离了。从《驻军图》中可知,驻军期间,江华境内的土著民族有被迁移的标志,驻军撤离后,土著民族又复迁居住。这时,居住在今江华县北部的土著民族和居住在今道县东南部的土著民族,归龁道县管辖太偏远,归泠道县管辖也太偏远,而归营浦县管辖又因是土著民族(少数民族)却不适宜,因此就废龁道县置营道县而隶属营道县管辖。原龁道县的南部地区如今蓝山县荆竹乡、大桥乡一带也归营道县管辖。原龁道县的北部地区割入南平县管辖。因此,龁道县的废止当在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

  龁道县的治所地当在今蓝山县的所城镇,这是大家较一致的看法。

  ㈢泠道县的设置与变迁

  《汉书》记载,泠道县隶属零陵郡。《汉书》始纂于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后汉书》记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刘买为舂陵侯时有泠道县。公元前168年随棺下葬《地形图》中的泠道县,汉代以后的志书、史籍均记为泠道为汉初旧县,也就是说泠道县为汉高祖初期就已设置县是没有疑问的了。谭其骧教授根据王马堆《地形图》,认为泠道县是秦始皇时期设置的旧县,到现在已近二千三百多年。

  西汉王莽新政时期,泠道县改名泠陵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按照“并小为大,去闲存要”的原则,将原营道、泠道、舂陵三县合并统称营道县,治所设在原泠道县治所地。

  随大业十三年(617年),萧铣割据江南建梁国,营道县改名粱兴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消灭萧铣割据后,改梁兴县为唐兴县。这时的唐兴县辖地比现在的宁远、新田两县面积还要大。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唐兴县改名武盛县。神龙元年(705年),又复名唐兴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唐兴县为延唐县。大历二年(767年)析延唐县北部置大历县。唐末昭宗光化二年(894年),马殷据地湖南(后封马殷为楚国王实为马楚政权),又析延唐县西北部于礼仕湾置舂陵场,并将延唐县治从故泠道城西(偏北)迁四十里,把原延唐县治所地一带即故泠道县治所地一带割入蓝山县,县界基本同今蓝山县与宁远县的边界线。从唐末的延唐到宋初的宁远县以及至今,其县治所地一直未变。后梁太祖开平年间(907-911年),延唐县改名延昌县。后唐庄宗同光年间(923-926年),复名延唐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延唐县更名延熹县。宋乾德二年(964年),延熹县(延唐县)、大历县、舂陵场合并为一个县,更名宁远县。以上可见,宁远县系由汉泠道县演变而来,今宁远县的治所地并不是汉泠道县治所地,也不是盛唐时期延唐县治所地。

  汉代泠道的治所地在什么地方呢?

  从西汉墓出土的《地形图》看,南平、泠道、龁道三县均在九疑山南北走向山脉的东麓,或说九疑山主峰的东北麓。泠道县是在南平县的正北微偏西,龁道县是在南平县的正南微偏西。泠道至南平的距离比龁道至南平的距离近,泠道县既不在泠水傍,也不在钟水傍,而是在两水之中,距钟水(舂水)稍近。故断定西汉泠道县治所地在今蓝山县境,因九疑山南北走向山脉的东麓今属蓝山县地域。帝舜葬地、泠道、南平、龁道等地均是《地形图》的主区域,大家一致认为《地形图》的主区域测绘非常准确。即使有误差,也不会出现把具有高耸逶迤这一明显特征的九疑山之西麓的县级治所地绘制到其东麓,也不会把近临泠水的县级治所地绘制到泠水与钟水之中且距钟水(舂水)稍近的地方,《地形图》绘制了泠道县至营浦县,泠道县至南平县的交通道路。在这张图的主区域,不可能出现高耸逶迤的主脉、主要河流、重要交通道路三者同时错误的情形。对照当今蓝山实地,西汉泠道县治所地应在蓝山县楠市镇。

  楠市镇是古往今来的交通要道。道州至连州、道州至郴州、蓝山至郴州、蓝山至道州的官道在这里交汇。解放后修建的公路仍是在这里交汇(前几年修建永连公路时才改道偏离楠市镇楠木桥),这里是湘、粤、桂交通要道。

  泠道县治所地之所以会在蓝山县的楠市镇这一地域,除其军事险要因素以外,还与泠道县建制的特殊性密切相关。用今天的话说,泠道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那时的土著民族同现在的少数民族(瑶族)一样,有定居高山峻岭的习俗,泠道县当时管辖的就是居住在蓝山县楠市、正市、祠堂圩、总市、蓝屏、犁头、汇源等乡镇(撤区并乡前乡镇)的土著民族和居住在宁远县湾井、麦地、九疑山、鲁观等乡镇(撤区并乡前乡镇)及九疑山林场的土著民族。即泠道县和龁道县管辖的是高山土著民族,而南平县管辖的是丘陵大汉民族。泠道县距离南平县近,龁道县距南平县近是由土著民族的居住地决定的,同今天永州市的少数民族乡人口少的只二、三千人,而其他乡镇人口多的达十多万人相类似,也同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县人口少的只有几千人(1万人以下的有6个县)、几万人(4.3万人以下的有100个县)一样。九疑山周围是原始土著民族居住的核心区,难怪蓝山县的瑶族同胞至今保留了许多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原始图腾图符。

  蓝山县瑶族有“中国瑶族传统文化的标本”之称。今宁远县的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区,西汉时隶属营浦县管辖。西汉舂陵县辖地为今新田县域,为新田河流域即舂水流域,该水注入钟水下游即称舂陵水。

  龁道、南平、泠道、舂陵四县相距不远且呈南北一线布设,这与秦时汉初这一地区的重要军事地位分不开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经历了一个征服南越的过程。汉高祖统一全国后,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征服南粤的时期。由南平县(今蓝山县)至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的通道,是中原经岭北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从《驻军图》可知,今江华、江永一带由中央军驻守,那么这四县一线就由地方政府、地方军事组织把守,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长达200里的攻守自如的边区战线。

  《元和郡县图志》载:“延唐县,上,西至州一百里。本汉泠道地,属零陵郡。至隋自奔巢水口移营道县于此,武德四年移营道于州郭内,于此置唐兴县,天宝元年改为延唐县。……舂陵古城在县北五十里,长沙定王封中子买为舂陵侯是也。”《旧唐书》中有:“延唐,汉泠道县,属零陵郡。古城在今县东界南四十里。隋平陈,废泠道入营道县,仍于泠道废城置营道县。武德四年,移营道县于州郭置,仍于此置唐兴县,……天宝元年改为延唐县。”

  可见,唐朝元和时期(806-820年)的延唐县治所就是西汉时期的泠道县治所。“舂陵故城在县(指泠道县即唐时延唐县)北五十里”,是指在西汉泠道县北五十里,与《地形图》中标示的吻合。《旧唐书》成书时的后晋延唐,或说后唐马段楚国时的延唐,其治所已从汉泠道县治所地徙迁,也就是说已迁今宁远县治所地。汉泠道故城在今县城之东南四十里且载明在东界南四十里,即不在唐末至五代十国时的延唐县境。《旧唐书》又对《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延唐县内容作了肯定性的重复记载。今宁远县城东偏南四十里正是蓝山县楠市镇所在地,与西汉墓《地形图》标示位置吻合。

  宋《太平寰宇记》有“宁远县:本汉泠道县地,属零陵郡。今县东南四十里泠水东泠道故城即是,汉理于此。隋平陈废入营道,自奔巢二水口移汉营道县于此,唐武德四年移营道县就州郭,于此置唐兴县,……天宝元年改为延唐县。……皇朝乾德二年荆湖转运使张永锡奏以户口少,大历县、舂陵场割入延唐县,其延唐县又奉敕改为宁远县。……废泠道县在县东四十里,隋开皇九年废入营道县,其县临泠道水为名。……废舂陵古城在县北五十里,不详建置。隋开皇九年废入营道县,其舂陵乃汉长沙定王子刘买所封之地,有庙在县北八十里。废大历县亦汉(实为隋)营道县地,后为延唐县地。唐大历二年湖南观察使韦贯之奏延唐县于故舂陵侯城北十五里置大历县,以年号为名。”文中的县东四十里和县东南四十里都是指同一地方,按照东、南、西、北四方分位即在县东。按八方分位即在县东南。

  把中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后晋或说后唐刘昫的《旧唐书》、宋初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三部史志中就汉泠道县、汉舂陵侯城、唐大历县的记载进行对照研究,我们就能去伪存真,还历史本来面目。

  《元和郡县图志》时间成书于公元813年,《旧唐书》成书于公元940年左右,《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公元980年左右,依次相差120多年、40多年。《太平寰宇记》覆盖了前二志的内容,若不结合前二志单凭《太平寰宇记》载文,就很容易产生误解。从以上三志也可以看出乐史写《太平寰宇记》所依据的材料有中唐李吉甫写《元和郡县图志》所依据的材料,也有后晋刘昫纂修《旧唐书》所依据的材料。因《太平寰宇记》所记内容有《元和郡县图志》和《旧唐书》中所记内容,但又比两志更详细更具体。

  关于《太平寰宇记》载文所示内容。前面已述《旧唐书》中的唐末延唐县治所地已迁徙到今宁远县治所地,也就是《寰宇记》中的宁远县治所地。“今县东南四十里泠水东泠道故城即是,汉理于此。”沿袭了《旧唐书》唐末时所记,与《郡县图志》的“汉泠道县故治为延唐县今治”相吻合。“(泠道县)随平陈废入营道,自奔巢二水口移汉营道县于此,唐武德四年移营道县就川郭,于此置唐兴县,天宝元年改为延唐县。”这一《寰宇记》中的载文,完全沿袭中唐《郡县图志》和后唐后晋《旧唐书》中的唐末内容。显然文中之“此”所代指的就是汉泠道县治所地。“皇朝乾德二年荆湖转运使张永锡奏以户口少,其大历、舂陵场割入延唐县,其延唐县又奉敕改为宁远县。”很明显,乐史依据的是张永锡的原始奏折内容和皇帝的批复内容。

  乾德二年为公元964年,离写作《寰宇记》的公元980年只相差16年,所载信息应是十分准确的。这当中的“舂陵场”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重的信息,这个信息一千多年来,一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笔者对这一信息结合大历县这一信息进行了微调、放大、还原。……《寰宇记》在有关泠道县的一段短短的话语中,就两次言及宁远县东四十里为汉泠道故城,一次言为在县东南泠水东,一次言为在县东以临泠水而得名。用西汉墓《地形图》对照今图,在县东是对的,实为略偏南,言东南也无大错。从泠水之东和临泠水而言,泠水之东应是离泠水还有一段较远的距离,若按前面说的在宁远县东或说县东略偏南,这个泠水之东和临泠水都没有什么问题,泠水之东更符合《地形图》中的标示。若是按当今有的人说的在宁远东南方向四十里湾井泠水之东的话,那么泠水之东就在高山峻岭上,没有建置县城的条件。也有的人说在下灌东城村,而东城村距宁远县城不过二十里。在宁远县东或略偏南四十里的话,就已是今蓝山县境,《寰宇记》沿袭的是《旧唐书》的内容,《旧唐书》明确汉泠道故城在今宁远县(唐末的延唐县)东界偏南四十里境外之地。泠道县治距泠水不远,说以泠水为名也讲得过去。根据《地形图》中的标示,泠道县在图中是写为炩道县,炩道县以泠水为名就讲不过去了。极有意思是这个“炩”字,同我前些年有关零陵之“零”,其“雨”字头是神符属火而不属水的论述趋为一致。在帝舜葬地附近的“炩道”县名的“炩”与帝舜葬地零陵地名之“零”的渊源关系越来越明了。

  《寰宇记》中“废舂陵古城在县北五十里……”是沿袭中唐《郡县图志》中内容,“在县北五十里”,当然是指在汉泠道县治之北五十里,或说在中唐以前的延唐县治之北五十里,而绝不是指在今宁远县治之北,也就是说并不是指在宋初的宁远县治之北的五十里。宋初乐史之后,不少人因没有将中唐《郡县图志》、后唐后晋《旧唐书》与宋朝初《寰宇记》对照研究,将《寰宇记》之中的“废舂陵古城,在县北五十里”误为宁远县北五十里,也有的误为宁远下灌的东城之北五十里。把实指有庙在汉泠道县之北八十里的“有庙在县北八十里”误为舂陵侯庙在宁远县北八十里。由于汉泠道县治与宋宁远县治混淆的失误,就导致了舂陵侯城定位的错误,舂陵侯成定位的错误又导致了前唐所置大历县之治所地定位的错误。

  《寰宇记》中的“废大历县,亦汉(实为隋)营道县地,后为延唐县地。唐大历二年湖南观察使韦贯之,奏延唐县于故舂陵侯城北十五里置大历县,以年号为名。”按照前述三志所记,汉泠道县治在今蓝山县楠市镇,而楠市镇之北五十里(唐时的里制)已是今新田县的下漕洞一带,即汉舂陵侯城在新田县下漕洞一带。下漕洞之北十五里就是今新田县治南关的大历县村,今天的龙泉镇大历县村就是唐朝设置的大历县治所地。当代有以柏家坪为汉舂陵侯城的说法,因而就以柏家坪为舂陵侯城,再往北推十五里的清水桥座塘村认定为大历县治所地,这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了,这是对《寰宇记》的误解而胡乱推测造成的。

  龙承忠/宣传部 2017/9/27 星期三 下午 4:08:19

  谭其骧教授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中,对汉泠道县治定位于离远泠水的宁远县东界之东的蓝山县境,对近代地方志上杜撰汉故城地作了明确的结论。“《水经·湘水注》:‘泠道,泠水出九疑山,北流迳其县(指泠道县)西南,县指泠溪以即名。’似县治应临近泠水。《寰宇记》更明确说‘其县临泠道水为名’。《舆地纪胜》引《晏公类要》同。又据《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古城在唐(末)延唐县宋宁远县即今宁远县治东南四十里。

  《寰宇记》另一条记载及《纪胜》引《晏公类要》又作‘东四十里’。知正确方向应为东偏南。但泠水西去宁远不过二十余里,故治若确是临泠水,则不可能在今县东偏南四十里。可能就是由于传统说法有这一点矛盾,因此近代地方志上又另创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萧韶峰下之说,还说是‘故址尚存’。1961年《湖南省志》即采用此说。究正以何说为正,这幅图为我们解决了问题。炩道县治离泠水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而其方位正在今宁远县东偏南约四十里。可见《旧唐志》、《寰宇记》所载的故城方位是正确的,而《寰宇记》引《宴公类要》所谓县临泠道水则并不可靠。至于说什么东南三十里,‘故址尚存’,更可以断言是无稽之谈。”

  从汉武帝在土著民族集居地的今江华、江永境域设置冯乘县、谢沐县,在岭南地区的土著民族集居不设“道”类少数民族县级建制来看,汉武帝时期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在淡化,这也与汉武征服“南蛮”、“胡夷”土著民族割据的艰难历程的经验教训是分不开的。因而采取不再增加新的“民族区域自治县”。到隋朝“并泠道、营道、舂陵为营道县,治所设原泠道县治”。其“民族区域自治”仍有所保留,但被进一步淡化,到了唐代这一地区的建制县中就已经没有“民族区域自治”的痕迹了。

  ㈣前唐建置大历县与唐末置舂陵场的实证也可以反推汉泠道县在蓝山县楠市镇

  明朝宁远县的南乡、北乡地名就是唐朝大历县南乡、北乡地名的遗存,西乡、东乡地名是以舂陵场类县级治所取得。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永州府志·卷之二·坊乡》载“宁远县:中和乡在县东,永乐乡在县东,仁泽乡在县西,丹桂乡在县南,广济乡、北乡、东乡俱在县北,太平乡在县东南,西乡、大阳乡俱在县西北,南乡、仙政乡俱在县东北。”

  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湖广图经志书·卷十二》的记载与以上记载内容完全一致,且最后标明“以上各乡分领六十二里”。也就是说,在没有析分新田县以前,宁远县有12个乡,东部3个乡、南部1个乡、西部1个乡、北部3个乡、西北部2个乡、东北部2个乡。极有意思的是东乡不在县东,而在县北,南乡不在县南而在县东北,西乡不在县西而在县西北,北乡虽在县北却非正北实为县北偏远的东隅。显然,以上南乡、北乡,东乡、西乡之名并不是以今宁远县治所地为参照取得,而是在迁今治地之前就早已存在的方位乡,但也不是以盛唐时期的旧延唐县治所地取得。那么南乡、北乡又是如何得名,东乡、西乡又如何得名的呢?我们参照保留至今的明朝宁远县地图,然后用50万分之一的今宁远县、新田县地图标示南乡、北乡、东乡、西乡,结合史籍记载,可以推定其得名。

  康熙《永州府志》载,“析宁远之南、北二乡一十三里另建新田县”,明朝时的一里也就是清朝时期的一都。据清《新田县志》记载,清朝初期,新田为一十五都,其中南乡八都、北乡七都,也简称南一都、南二都…南八都,北一都、北二都…北七都,南乡的今知市坪乡所在地之一都以及新隆镇和陶岭乡的部分村所列一都系从桂阳州割入,即建县初期的一十五都,其中一十三都是从宁远县析出,另二都是从桂阳州割入。康熙二十五年,又析增四都,南乡析增桂一都、桂二都,北乡析增右一都、右二都,全县为一十九都。民国时期,新田县仍分南乡、北乡,当时要在新田县选举一名国大代表,候选人为南乡1人,北乡1人,南乡推荐大坪塘村的蒋默掀,北乡推荐骥村的陆四海,且明显有南乡、北乡界别之分。解放以后的今天,新田人问哪里人,首先就问是南乡人还是北乡人。南乡人与北乡人在方言上有明显的区别,人们称其为南乡土话、北乡官话。新田的南乡、北乡并不是公元1639年建新田县时才有,而是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各个时期均沿袭的一个区域地名,是一个社会经济相对独立完整的区域名。南乡、北之名最迟出现在唐朝析置大历县之时,即公元767年,距今有1242年的历史。大历县治所地以南当时称为南乡,以北称为北乡。当时的大历县治所在今新田县南的龙泉镇大历县村,即大历县村一带以南为南乡,以北为北乡,今新田县城属北乡,南乡、北乡的界地,从唐朝至今近1300年时间一直未变。

  可以说这是新田地域历史的重大发现,也透析出唐代新田这块地域的建县史。唐朝大历县的辖地与今新田县辖地大致相同。笔者认定其南乡、北乡地名得于唐朝建大历县之时,而为什么不认定是西汉建舂陵县之时呢?因西汉以方位取地名者极少见,就马王堆《地形图》中,没有以东南西北方位取名的乡里地名,且称里而不称乡,称乡东汉时才始见且少见。而唐代以方位取地名到处可见,如湖北、湖南的地名就是唐朝时期取得的,且县以下乡和里并存。加上大历县治所地明确(龙泉镇大历县村),其南就是南乡、其北就是北乡,至今未变。

  那么,明朝时期宁远北部的东乡、西北部的西乡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明朝时期宁远存在东乡、西乡应该是某个时期同时取得的两个地名。唐末,宁远县治所迁今址,而东乡在今宁远县治北,西乡在今宁远县治西北。很明显,东乡、西乡不是以今宁远县治所地取名,更不是以盛唐时期的延唐县治所(即汉泠道县治在今宁远县东偏南四十里的蓝山县楠市镇)取名,应该是以今宁远县治所北、东乡之西的某一地为参照物取得。西乡针对这一参照地才是名符其实的西乡,针对今宁远县治所是处于西北部。那么这一参照地的名称是什么,具体位置又在什么地方呢?从史籍记载中,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唐末马殷占据湖南,被唐王朝封为武安军节度使,马殷据湘后镇压各州军事割据。昭宗光化元年(898年),镇压永州唐世旻起义军后在永州治所地的西部紫溪驻军称东安场;光化二年,镇压道州蔡结起义军后在道州治所地之东北、延唐县治所地之西北驻军称舂陵场。同时把延唐县治所迁到今宁远县治地。东安场、舂陵场既是马殷在辖区内的驻军机构,也是管理乡村农户的相当县一级的政府机构。随后,马殷军事势力扩大到岭南的广西、广东以及贵州一带。唐王朝灭亡后,建立了马殷楚国政权,其辖区内的驻军也有了明显调整,东安场、舂陵场辖区面积有所扩大且仅成为相当县级的政府机构。马殷的楚国政权时期,湖南社会经济曾一度繁荣昌盛,东安场、舂陵场从唐末到五代时期直至宋初一直存在。

  东安场,为南唐马殷于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所析置,宋雍熙元年(984年)升东安场置东安县(见明弘治《永州府志》、《东安县志》)。东安场本身之名就有确保东部永州平安之意,即以方位取得,由于东安之名以东南西北方位取得,所辖乡之名则以上中下方位取名。到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时的东安县辖乡共8个,其中以方位取名的就有7个,他们分别是:清化上乡、清化中乡、清化下乡、宣义上乡、宣义中乡、恭和中乡、恭和下乡。显然,这些乡名具有唐朝取名的方位特征。就象解放后,很多县取有城关镇一名,文革前后又多取有跃进、东方红、立新、红卫等乡镇名称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马殷在延唐县西北部析置的舂陵场,辖区相当于今宁远县的仁和镇、中和镇一线以北地区,今宁远柏家坪镇,清水桥镇、桐木漯乡、荒塘乡一带均属舂陵场管辖。今新田县地五代马殷时期为大历县。舂陵场的建置也说明大历县辖地未涉潇水流域,即宁远清水桥一带不属大历县辖地。当时的舂陵场治所就在今宁远县礼仕湾村一带。明朝时期宁远县地图的东乡位于礼仕湾村的东部,西乡位于礼仕湾村的西部。宋《太平寰宇记》:“皇朝乾德二年(964年),荆湖转运使张永锡奏以户口少,其大历县、舂陵场割入延唐县。其延唐县又奉敕改为宁远县。”其舂陵场的废置在史料中记载明确。新田县的一清版《族谱》的《开基祖志》中有“舂陵东乡”一词:“刘氏真婆于江西太和生男谆元、谆文,唐室板荡,避乱永州金牛洞,后移舂陵东乡,产四男,…刘母赴瑶,寻移延唐青龙坪”。“唐室板荡,避乱永州”之时正是马殷10万大军与江西军阀混战后入居湖南之时,“后移舂陵东乡”之时正是马殷建置舂陵场后的湖南稳定时期,“寻移延唐青龙坪”之时仍是五代时期,因刘氏去世便寻移延唐青龙坪,五代时期宁远县称延唐。所记舂陵与延唐建制级别平行,说明当时舂陵场与县没有区别。这是在宁远县境唐末五代建置舂陵场县级机构的实证,也是今宁远县境中历史上县级建置的一个新发现。

  明朝《湖广图经志》、《永州府志》、《宁远县志》中记载的宁远县南乡、北乡地名是以唐大历二年在今新田县治南的大历县村新置的大历县取得,东乡、西乡地名是唐末时期以位于礼仕湾村的舂陵场类县级治地取得,这四个地名符合唐代时兴的方位取名。

  唐末在今宁远县礼仕湾一带设舂陵场事实,以及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的唐大历县方位、地名、水流名称和大历县名一直保留到现在的事实,证明唐大历县治所在今新田县城南3公里,而不会在宁远县清水桥镇。

  复旦大学全国著名历史地理教授谭其骧先生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形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中畅明:“舂水上游即新田河,则舂山即今宁远、新田界上之山,舂陵故城应在今(宁远)县东北距舂山西麓不远处,里距应从唐说为五十里。这幅图(帛书《地形图》)上的舂陵城很明显在今宁远县东北,可证成此说,从而否定西北及县北柏家坪等说。”

  从前唐建置大历县与唐末置舂陵场可以反推汉泠道县在蓝山县楠市镇。按照唐代里程制,今新田县在泠道县即今蓝山县楠市镇之北70多里,唐大历县遗址即今大历县村在新田县治南6里,新田新墟镇下漕洞的汉舂陵县治所在唐大历县遗址即今大历县村之南15里,蓝山县楠市镇在新田新墟镇下漕洞的汉舂陵县治所地之北50多里。以上方位与里程距离符合中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后晋或说后唐刘昫的《旧唐书》、宋初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三部史志中关于汉泠道县、汉舂陵侯城、唐大历县的记载

  ㈤西汉虞帝园的建立

  西汉时期对虞舜尊崇有加,汉武帝把祭舜崇舜推上高潮。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析泠道、废龁道置营道县。加强祭舜和对舜帝陵庙的管理。元封五年,汉武帝南巡狩至盛唐望祀九疑山舜帝陵。以舜帝的仁、礼、孝、和为核心内容的孔子儒学文化思想体系,是在汉武帝时期形成的,且作为国学思想体系,统治中国达二千多年之久。到西汉王莽新政时期,把祭舜崇舜推上了顶峰。孺子婴居摄元年(公元6年),王莽下令于九疑修建“虞帝园”,“封舜裔田丰为世睦侯奉敬王后”,“治虞帝园于零陵九疑”,“四时致祠其庙”。设置“虞帝园”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而是舜帝陵庙规模规格的升级。汉代实行的是以“园”管理庙,一园可管多个陵、庙。虞帝园是管理香炉石帝舜陵墓及其周围舜帝庙及其相关祭祀事宜的总管庙。王莽尊虞舜为“皇始祖考”,把舜帝尊祭于皇祖明堂,并以新都侯东第为国立大祠,令天下同祭,还在长安都郊建黄帝太初祖庙和虞帝始祖昭庙。

  从“虞帝园”的功能看,西汉“虞帝园”所在地应是近临泠道县,近临九疑山帝舜葬地。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的《水经注·湘水注》中有:“…九疑山…山南有舜庙…山之东北,泠道县界,又有舜庙,县南有舜碑,碑是零陵太守徐俭立”。这也点明了泠道县在九疑山的东北,蓝山县楠市镇正位于九疑山的东北。所言“泠道县界,又有舜庙,县南有碑”中的“泠道界”,是指九疑东北麓泠道县的南界,“南界有舜庙”就是西汉“虞帝园”中的舜庙,“县南有碑”说明“虞帝园”在泠道县南,其“碑”也是“虞帝园”中的舜帝碑。这个西汉“虞帝园”当在今蓝山县的总市乡(撤区并乡前建制乡)的总管庙一带,总管庙是一个区域大地名,这里有保存古代土城墙遗迹且其护城壕还依稀可辨的城头岭。这里是从九疑山东北部丘陵地区进入九疑山区的起点要塞,是建置“虞帝园”的最佳地,也是建立山寨、工筑军事、驻守防险的佳地。“总管庙”地名就是西汉“虞帝园”名称的遗存。从魏晋南北朝的《水经注》和唐代元结的《舜庙状》可知,九疑山有舜帝陵,山南有舜庙,泠道县界有舜庙,泠道县南有舜碑,大阳溪有舜庙。从旧志中可知,九疑山南有夔庙、龙庙(夔、龙,均为舜帝大臣,随同帝舜南巡薨葬于九疑山南),东麓有皇英庙(即舜妻娥皇、女英庙)。当时的“虞帝园”职能就是起到总管庙的作用,即总管舜帝陵庙及其相关祭祀事宜。

  综上所述,西汉南平县治所在今蓝山县县城东郊的古城村,龁道县治所地在今蓝山县的所城,泠道县的治所地在今蓝山县的楠市镇,西汉“虞帝园”治所地在今蓝山县(原撤区并乡前建制乡)的总管庙。(宁之 华收集整理)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