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幸存老兵的名册里,这三个字:“骆石生”吸住了我的眼球,按名册上的联系电话,我找到了这位94岁的高龄抗战老兵。
正市环连村是一个古村庄,那里风光旖旎、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我见到骆石生的时候,他的家人也在屋子里。见我们到来,骆石生从卧室里走到大厅,背靠着墙壁跟我们谈了起来。
骆石生在23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开始他是到国民党73军陈诚军长手下当兵,后调到74军炮兵机枪连。74军国民党的王牌军。军长叫王耀武,当时74军是很有名的。他调去后,任七十四军炮兵团高射机枪连班长。
关于他如何带领一个班跟日军作战时,可能是时间过去太久的缘故吧,骆石生不太讲得清楚了。他只知道,他最后打的那一仗叫常德保卫战。而且他清楚地记得八千多名战士,只行剩下16人。他是这场战斗的幸存者老兵。战斗结束后,他无依无靠,只好徒步转回蓝山来。
为了知道常德保卫战的实况,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才知道,那场战争,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对抗战老兵骆石生不由敬佩起来,一种敬意从心底油然而生。
打开历史书,常德保卫战的故事跃入我的眼帘……
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过一只传奇的部队——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顽强的战斗力,在卫国的抗战和内战中都让对手肃然。
常德会战是1943年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日军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局面而发动的进攻作战,体现了新阶段日本对中国战局的焦灼而又无奈。中国军队顽强战斗,打退了日军进攻。
1943年秋,太平洋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军已被迫转为守势。在印缅战场,中美英也在计划联合反攻缅甸。日军为了策应太平洋战场和印缅作战,牵制中国军队南功日军,认为“除了付诸于武力,别无其它方法可寻”。湖南西部的常德因其重要地位,武汉地区将之作为进攻目标,集中10万余人的重兵,并配备海空联合力量。
1943年11月,日军在突破澧水防线和占桃源、汉寿后,矛头直指常德,迅即将常德包围得如铁桶一般。
当时日军是三万人。而国民党只有八千多人,蒋介石下的命令是死守孤城,要众将士与城共存亡。日本鬼子用炮来轰城,他们发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拼死作战,日军求胜心切,疯狂进攻,他们在多处与敌反复厮杀,战况尤为惨烈,牺牲尤为惨重。守军在3天的城郊苦战中,虽然损失也较大,但是有效地射杀日军,让数千日军的尸体丢在城外的土地上。七十四军在抗战中被围,常德的最后一封电报"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七十四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
看到这里,我对这些抗日英雄及我眼前的骆石生老大爷肃然起敬,是他们为保卫家园,拼死抗击,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这一代的幸福生活。
历史不能重演,国耻永记心中。我们能做的事,就是努力学习和工作,把我们可爱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作者:李红艳)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李红艳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