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有一大批的毕业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母校,来到了社会这个大舞台。由于这是新中国以来大学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达到了699万人,加上经济形势不够明朗,今年被称为“大学生就业最难季”。
前段时间除了一个湖南大学生的就业报告:六成毕业生月薪期望不足2000,有的学生说,现实很残酷,理想其实是个骗子。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今年才出现,而是一直都存在。自从大学扩招以来,中国的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不在是精英阶层,而是一个接受过普遍高等教育的群体。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都期望工作环境好,收入高的工作。从供需来说,大学生的供给量远远超过大学生期望的工作的需求,自然要掉价,甚至退出市场。而从报告中看,就业好的大多是工科专业,就业环境差偏远的专业。这个也是很公平,难道你在写字楼做的事就要比这些脏苦累的同学要高?自身的能力和自身的定位都是十分关键,现在的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是吃玩谈恋爱。我见过一个学艺术的学生,毕业后,还要请老师教初级的课程,出去教教普通的学生都很难。试问如此的学生何以让用人单位委以重任,给予高薪呢?
理想不是骗子,理想不是能够轻易实现,不是短时间能实现。随着人的变化,理想也是变化的,小时候有的人的梦想是当科学家,后来可能又变成想做一名法院工作者,但是人要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准目标,坚持不懈。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古语常说,“欲速则不达。”比较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的成长轨迹更能应证这一点,1992年的中日足球水平相当,中国还略胜一筹。日本1992年做的是中长期务实的规划,培养全民爱好足球,喜欢足球。中国足球一直都是追求成绩,追求出线,不问基础,只求豪赌。20年后的今天就可以明显看二者之差距。人也是如此,虽然很多人也说“英雄出少年。”这种少年英雄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是这样人少;二是这样的英雄中不少人因为成名过早而忘乎所以,伤仲永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其实也和美酒一样,需要沉淀,需要坚持。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很难成为少年英雄,也最好不要成为少年英雄,做一个大器晚成的成功者,也许让我们的人生在不断成长中更加的精彩。
每一个都需要理想,理想是一个人成长、成熟、成功的明灯。心中有理想,才会遇到困难不后退。心中有理想,才会不断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理想不是一个骗子,理想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苏敏)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苏敏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