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山县浆洞瑶族乡:瑶山父女养白鹇“飞”出产业致富路

来源:蓝山新闻网 作者:彭庆 盘俊杰 彭耀民 成醒 编辑:雷思 2022-10-31 14:55:14
新蓝山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10281724091.jpg

蓝山新闻网10月27日讯(通讯员 彭庆 盘俊杰 彭耀民 成醒)2009年,蓝山县浆洞瑶族乡上洞村村民张修任和他的女儿张英琴,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几年的摸索,在瑶山深处成功实现了对白鹇的驯养繁衍。如今,这些深山里的“小精灵”乘着“互联网+”东风“飞”往了全国各地,也为当地村民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微信图片_20221028172409.jpg

走进浆洞瑶族乡上洞村,6座被铁丝网围成的场舍里,一只只白鹇扑棱着翅膀,体态优美,十分惹人喜爱。据养殖户张英琴介绍,白鹇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食玉米、稻谷、红薯等粗料,容易饲养,一羽白鹇售价在300到1000元不等、一枚白鹇蛋60元,效益十分可观。

白鹇,俗称“白鹇鸡”,是著名的观赏珍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由于白鹇的野生数量急剧下降,人工养殖白鹇逐渐成为农村地区一个新兴的养殖项目。

微信图片_20221028172409_副本.jpg

2009年,父女俩看中了白鹇养殖的发展前景,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从广东引进了4羽白鹇回家试养。因为群居白鹇的等级划分很明显,公白鹇很容易打架,刚养殖不久白鹇就出现了伤亡情况,为了提高白鹇的存活率,张英琴和父亲便根据白鹇生活习性划区域饲养。经过十几年的潜心钻研,父女俩已经熟练掌握了白鹇的养殖技术。

有效分栏后的白鹇很少出现因打架出现伤亡,繁衍速度也大大提高。如今,基地里的白鹇已从最初的几羽发展到了现在的6000多羽。这几年,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张英琴开辟了微店、淘宝等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和便捷的物流将白鹇发往广西、云南、贵州、粤港澳等地。

为了让更多村民富起来,尝到“甜头”后的父女俩,在浆洞瑶族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组织成立了白鹇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的模式,带动当地困难群众发展白鹇养殖,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蓝山浆洞瑶族乡党委书记表示:“下一步,将会继续鼓励养殖户扩大白鹇养殖规模,在政策和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白鹇养殖打造成瑶乡的特色产业,同时培育更多的特色种养殖户和致富带头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更多瑶山的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蓝山新闻网

作者:彭庆 盘俊杰 彭耀民 成醒

编辑:雷思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22/10/28/119881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