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新闻网3月23日讯(通讯员 刘定海)蓝山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秉持“残疾人康复,儿童救助先行”的理念,突出“为民办实事”这个重点,形成了“政府主导、残联主抓、机构实施、财政保障、部门支持”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模式,高质量推动本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截至3月底,今年蓝山县已实施16名“0-6岁”各类残疾儿童救助康复服务,超任务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的9名任务数,实现有康复需求残疾儿童应救尽救。自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施以来,蓝山县残联已为近100名脑瘫、孤独症、智力、听力、低视力残疾儿童实施了康复救助,真正实现了发现一例,救助一例,有效促进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实现。
一是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为做好2022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蓝山县先后出台了全面统筹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2个文件,暨《蓝山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蓝山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结算办法》,健全完善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相关机制,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切实抓好筛查工作。通过基层乡镇(社区)残联采取进村筛查、入户走访的方式,对辖区内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家庭进行入户摸底调查,摸实需要康复的残疾儿童底数,发现一例,备案一例,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全部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救助。同时,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类别、级别、需求等实际情况,按照一人一档,整理完善病历等各类档案资料,做好一人一策,做到“精准康复”。
三是认真做好疫情防控+精准服务。蓝山县残联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对高风险地区积极指导康复机构开展线上服务,按照“条块结合、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康复机构的风险防控,确保残疾儿童人身安全。同时加强与康复机构的联络与监管,对各机构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确保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填写规范、课程设计合理、训练项目到位、训练时长到位,训练效果明显。
四是加强信息化管理。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管理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健全残疾儿童救助工作数据库和电子档案等,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提高便民服务效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来源:蓝山新闻网
作者:刘定海
编辑:彭庆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22/03/23/1104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