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闲谈百叠婚嫁习俗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雷统六 编辑:李宗凯 2015-02-16 08:40:23
新蓝山
—分享—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古之常情。长期以来,男孩女孩到了十七、十八岁父母就提及到儿女的婚事,只要操办好了这桩事,父母就少了一块心病,也就心安理得了。不过办好这桩大事,却不是那么容易。封建社会时的婚姻不是与新社会婚姻自主、自由恋爱结婚的,而是受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上木棒背着走的时代。也就是说,不是自由恋爱,而是包办婚姻,不管做儿女的同意不同意都得由父母作主。大多数是媒婆牵红线,媒婆上门提亲,靠媒婆巧言令色,花言花语,达到双方撮合而成,只要媒婆双方撮合后,第一件事就是定亲(定婚)。一般的情况都是门当户对,富结富,烂萝配草绳。贫困人家的孩子也得砍上几斤肋巴肉,提一只大公鸡,带上聘礼去女方家认亲。宴别回家时女孩子给未来的夫君做两双鞋,两双袜子,两件衣裤,一顶帽子,一支笔及一本笔记本回敬,这样才称为定下了婚事。两家有些礼仪不便当面交谈,只得请媒婆出面商谈。大多数情况都是男方去女方过门成亲,然后在男方的嘱托下,媒婆提上一方猪肉及其它礼物,带上男女孩儿的生辰八字,择定结婚的良辰时日到女方提亲,准备结婚。

  定婚一年半载男女双方就得准备给儿女操办结婚的喜事,女方家长就准备给女儿添置嫁妆。大户人家被褥、衣物、家俱、器皿俱全外,大到猪、狗、马、妆嫁田,小到洗衣板、洗澡板、洗衣棒等都一应俱全。小户人家也得备好被褥、家柜及日常用物,都有过门不盖单身被的习俗。结婚前夕,男方又得请媒婆跑路把谨择的结婚良日托媒婆送到女方,这时女方说三道四、一推二拖、说些难听的话,媒婆也得忍气吞声,心不在意,只得用三寸不烂之舌,用花言巧语附和着。

  结婚的日期确定后,十天前就请四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到男家定桥,以后迎亲抬花轿就由他们四人了。男家十天前就给亲戚朋友下请柬,前三天就请叔侄操办厨事。三天前媒婆就得赴女方要礼单(礼单项目随女方当家人定夺)。女家若开繁多的结婚礼单给媒婆,带回男方后,男方就得按照礼单所列项目办理,缺一不可。女方孩出嫁了,前两天晚上就开始坐歌堂。第一晚叫小歌堂,年龄相近的女孩陪陪出嫁女坐谈;第二晚叫大歌堂,载歌载舞到天亮。坐歌堂由伴娘充当主角,此伴娘不是每个女孩都能担当,选择伴娘是有条件的:一要父母双全;二要一针穿一线的原配夫妇生的女儿;三要没有婚史的黄花闺女担当。歌堂唱的歌词大多是伴嫁情怀、叙旧、离娘、谢父母、谢哥嫂等歌词,唱到十二点钟后伴娘们开始起舞,四个或八个黄花闺女,举着香火在大厅中央热情跳跃,载歌载舞到天亮。男方迎亲行人也很讲究,撑彩旗的,抬女家柜子的,女家皮箱的都要挑选一针穿一线原配夫妻生的孩子,还要家中兄弟姐妹热闹(意即祝愿新婚夫妻百发偕老,子孙满堂)的男孩。迎亲时要赶早(过门楼,在路上得抢在别的迎亲队伍前面)。迎亲队伍前撑着高高的彩旗,抬着大红花桥,吹吹打打一直到达女方。女方闻听男方敲锣打鼓抬着花轿快到村了,伴娘就组织女孩儿把守厅堂大门,施拦门礼,这时女孩子泼洒凉水不给迎亲队伍进屋,迎亲方只得递上红包接唱对歌,才会让他们这支迎亲队伍走进大门。出嫁时抬上大红花轿出村时,很多女子拖花轿,摇摆花轿,甚至有时几个女孩吊挂在花轿抬杆上,压得四位健壮小伙子喘不过气来。这一举动是女孩们对出嫁女的一片深情,依依不舍地离别亲人的表现。在大村庄迎亲,轿夫确实是苦不堪言,苦头吃尽方能出得了村庄。在过桥时过渡口时,轿夫放下花轿,行人放下嫁妆不走,新娘递上红包后方能起轿前行。进村庄了,要依原街原巷、原门楼进男家;花轿到达大厅门前,新郎家要做下轿仪式,仪式完毕,接新娘婆掺扶着新娘进入大厅后不久就进行拜堂仪式,待新郞新娘拜堂完毕后,新娘方可进洞房。喜宴后,新郞新娘又要到厅堂叩拜男家公堂、祖先及男方的外公、外婆、舅舅、姑爷,而后才再拜叔伯及宾客(如男方的姐夫等)。叩拜井然有序,受拜者受拜后把红包放在堂前八仙桌上集中排列;这时的瘦鸡婆也得拉硬屎,以便丢人脸面。有些亲戚为表大方,您五十,我一百,你一百,我就一百五地敬上献礼,有些嫁出的同胞姐妹讲得来、关系好的献上礼金的多少,单独加码(红包金),搞得其他姐妹狼狈不堪、丢人现眼,出洋相,因此事而伤和气者大有人在。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雷统六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5/02/16/99274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