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爽的秋季,让人身心放松。不过,早晚极大的温差,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根据传染病流行的规律,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预测:10月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腮腺炎等)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密切接触传播以及媒介昆虫传播,容易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学校、托幼机构是人员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这些传染病则更易造成传播。为有效的控制这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学校、托幼机构、家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
1、 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呕吐、腹泻等。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传染源为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人普遍易感。目前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它可以很好的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特别是对老人、儿童、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极好。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接种1针;6月龄-3岁儿童接种2针,间隔四周以上。
2、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多以小儿为主,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生活用品间接传播。麻疹患者一般症状为发热、流涕、流泪、轻咳等,且发热持续不退,以口腔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儿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脑炎、心肌炎等。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疫苗,麻疹疫苗属国家计划免疫范畴,实行免费接种。孩子出生8个月时接种第一次,1岁半时加强一次。
3、 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衬耳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该病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4、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约5-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患者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少数病者会恶化至登革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乃至死亡,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往往是病人致死的主因。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宿主。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该病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也无疫苗,防制和消灭伊蚊是防控登革热的关键措施。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高峰季节,蓝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
1.预防接种(流感、麻疹、腮腺炎)等疫苗是防控相关传染病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2.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常喝水、避免受凉,尽量不带小孩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6.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7.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蓝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10月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蓝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