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蓝山站8月21日讯(本网综合) 上半年,全县上下按照“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总体要求,强基础、兴产业、抓改革、创品牌、优服务、促增收,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双过半”。全县农业完成增加值4.93亿元,增长3.9%;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562元,增长11.8%。
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一是粮油生产稳中趋好。完成粮食播种22.86万亩,占计划面积34万亩的67.2%。建立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183个,带动早稻扩面5000亩。全面落实粮油“万千百”高产创建任务,示范效应明显。二是经济作物扩园发展。发展外销蔬菜6.5万亩,新扩香芋生产基地5800亩,发展高山菜心1300亩、茄子800亩,蒲道香公司在竹市村连片种植水果玉米300亩。茶叶扩园500亩,水果扩园2135亩。三是林业生产强力推进。全县造林3.92万亩,“三边”绿化造林等工作全部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是畜牧养殖持续向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改扩建项目基本完工5家,养殖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基本完工4家。五是农村经营发展加快。农民合作社新增32家,发展到163家;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社发展到3家。推广各类补贴1800台套,完成农机作业总面积23.1万亩。
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土地确权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全县土地确权在8月份全面铺开。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成立了“蓝山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县新增耕地流转面积2万亩、林地5000亩。三是推进水利改革。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大力整治非法采砂,规范河道采砂秩序,河道砂石资源公开出让工作有序进行。四是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针对全县2900多起山林权属纠纷,县调纠办、林改办积极配合,切实加大调解力度,林改工作后续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城乡统筹持续推进。一是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投资2500万元,全县硬化村内道路24公里,整修农田水渠及排污沟渠18公里,安装路灯200盏,清理空心房200间,核实危房改造1174户,示范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5%。三个灾民新村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配套设施抓紧建设。二是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全县投资2000万元,共配置垃圾桶67875个,配置垃圾焚烧池3617个,新建垃圾池(房)257个,垃圾填埋场36个,购置(包租)垃圾清运车69台,聘请保洁员60多名。三是扶贫开发步伐加快。争取第一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38万元,争取扶贫项目40个,目前扶贫项目完工16个,在建和准备实施24个。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一是狠抓重点项目。毛江水库续扩建项目可研和初设全部完成,毛俊大Ⅱ型水库项目列入国务院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茶叶产业)挤进全省100个综合产业园建设笼子。林业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二是狠抓农田水利基础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舜水河土市段主体工程完工、龙溪段完成70%,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完成85%,“五小水利”完成49%,水毁工程完工2330处占任务的92%,舜水河上游段山洪沟治理项目完成95%,集中供水工程开工建设3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石山湾等5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正在组织申报。农业开发办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投入1097万元,总市项目区土地治理项目全面完成;投资362.5万元,蓝山县100亩有机茶良种繁育基地扩建项目全部完工。三是狠抓能源建设。150台退耕还林后续补助太阳能热水器建设项目全部完工。小区联户沼气池建设项目完工35个56O户,占任务的70%。四是狠抓移民开发。投入240万元,田心毛江危房重建项目动工建设20户。
“四防一安”力度加大。全面落实防火各项工作措施,全县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狠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强化动物防疫检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成效。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县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通过狠抓“四防一安”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本网综合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