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蓝山站8月18日讯(记者 李先志 通讯员 李育斌) 8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处主任汪建新带队的调研组来到蓝山,先后深入我县土市乡新村红六军团司令部旧址,任弼时、肖克、王震住地,农会旧址,楠市镇下洞村红军标语、塔下寺烈士墓等地参观。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监督室主任王小丽,县副处级干部、党校校长廖雯韬,县委组织部、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同志陪同。
土市乡新村是一个有着革命传统的古村,1927年,新村人冲破一切反动势力的罗网,在蓝山农民运动领导者李盖凡的指导下,组织数百农民群众,成立了以路铭女士(奉天人)为主席,李光桐为副主席的新村农民协会,点燃了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此后,该村相继成立了女界联合会,主张男女平等,废除族权、神权、夫权等束缚妇女的绳索。
湘南农民运动“暴动”失败后,农民协会遭重创,但革命烈火已熊熊烧起。1934年8月29日,任弼时、肖克、王震领导红六军团途经新村渡口(同年9月16日彭德怀、黄克诚率领的红三军团也从此经过),并在该村住宿一夜,受到了新村百姓的热情接待,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1934年红军长征两次路过蓝山,沿途书写了大量标浯,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由于年代久远及国民党当局的破坏,大部分标语已不存在,现保存较好的有42条。
其中,1934年红军长征路过楠市镇下洞村时在钱天庆、杨章玉家墙上写下许多标语,红军走后国民党强迫房主把标语涂掉,房主用窑脚灰涂刷,解放后清除涂刷层现出标语,标语内容有“红军是抗日战争的主力军。工人农民加入红军去,打倒卖国的国民党。反对何健压迫士兵修马路堡磊进攻红军。不替何健压屠杀工农”。落款“红军”等。
汪建新一行每到一处都认真观看,仔细研磨,在蓝山一处处红色文化遗址面前细细品读。他表示,系列红色文化遗址,是革命先烈当年途经蓝山的重要历史见证,是红军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使之成为世代相传、教育后人的精神财富,真正做到“硝烟已逝英魂在,红色精神永相传”。
期间,汪建新一行还探访了湘江源头。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李先志 李育斌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