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蓝山站3月5日讯(通讯员 周智勇) 有人说,执法太难,办案太累,调解太苦,但蓝山法院的17朵铿锵玫瑰在难与累、辛与苦面前展现出的是她们的刚毅、勇敢和顽强。她们每天用她们那丰富的法学知识查明案件的真相,用她们那睿智的思维分清事实的曲直,用她们那柔弱的身体捍卫着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用她们那辛勤的汗水擦亮蓝山法院闪闪的法徽。
分管审判管理工作的李灵芳专委在蓝山法院工作了十几个年头,从一名书记员到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在去年涉诉信访工作最坚难的时候,一头挑起全院的涉诉信访工作大粱,每天与涉诉信访群众辨法析理,促膝长谈,亲切地引导涉诉信访群众合理表达诉权,一年来全院的涉诉信访明显下降。今年,审判管理流程数字化管理,她又毅然担任这一部门的主管工作,自己坦言:“我是革命的一块砖,那里需要我往那里搬。”
刑事庭副庭长雷格英,40多岁的老法官每晚加班到深夜,用她略显单薄的身躯默默为平安蓝山添砖加瓦,每年审结刑事案件100多件,占全院刑事审判的三分之一。记得,那是2013年10月份的一个案子,在蓝山南风坳一带,因路险车多经常出交通事故事,全村十几名村民以交通事故后向车辆司机索要高额的搬运费为业。在庭审的当天,每个村民都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法庭内大声喧哗。雷庭长敲响法槌,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说:“别人出车祸的时候,是最需要帮助了,你们还要索要高额的搬运费,你们自己扪心自问一下,今年蓝山的洪灾,不是全国人民,不是政府的支助,你们能够灾后重建吗?你们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吗?如果都像你们一样落井下石,那我们的国家还有希望吗?我们的民族还有未来吗?我们的公平正义还能体现吗?”正是她的三个连问,让十几名村民不觉中低下了头,羞红了脸,并一个个表示服审服判。
政工科副科长唐艳红,一个外地的女法官,负责全院的评先评,晋职晋级,还要做法官协会的工作,每天的工作繁琐而又重要。去年年底,因长时间对着电脑,眼睛角膜炎,院长几次叫她先休息一段时间,而她为不影响全院的年底考评工作,一直咬牙坚持,这眼睛一红就是两个月,院里的干警们看了都心痛。今年,因刑事审判法官太少,她又主动向院领导汇报,兼做刑事庭的审判法官,政工科长谢裕江几次劝她,不能把身体累坏了,她都笑着说:“刚通过司法考试,也通过了省高院的法官培训,如果不能学以致用,那就不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吗?”
她们的事迹举不胜举,她们的闪光时刻照耀着三蓝大地,正是她们,用金子般的心,用山岳般的意志,用火一样的热情,肩扛公正天平、手执正义之剑,构筑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周智勇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