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生产生活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八多”现象比较突出,很不利于农村的稳定发展。据调查,“八多”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纠纷多
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民事纠纷、房屋住宅基地纠纷、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层出不穷,极易造成聚众斗殴,流血事件的发生,影响农村的社会大局稳定。
2、信访多
我国农村村民较之城市居民而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党和国家政策理解不透,遇到房屋拆迁、征地补偿、农村低保、村支两委换届选举等方面产生的问题,不能寻求正当途径解决,更不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权;而是不论问题大小,是否有理,一旦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便一味地赴省进京上访,影响和扰乱政府正常的工作秩序。
3、购买使用伪劣产品多
我国农民多数属于低收入群体,由于受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的影响,受购买能力的限制,不少村民购物时存在贪图便宜的思想,而且缺乏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致使一些成本低、价格低的不合格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市场,给农村的消费安全留下了隐患。
4、外出务工多
山区农村的经济收入普遍偏低,微薄的收入难予支付子女读书、生产生活、治病、建房、人情往来等各项开支所需,不少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挣钱,把繁重的生产生活重担压在老人和妇幼身上。据了解,山区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青壮劳动力占百分之七十以上。
5、耕地抛荒多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直接影响农村的各项建设。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大部分是年老体弱者。他们不但要料理自己的生活,还要承担监护未成年晚辈的重担。目前,农村土地实行分散经营,不少水利设施处于废旧状态。因此,那些本身需要照顾的老年劳动者,更无力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农村出现土地无人耕种,大片耕地抛荒现象。
6、留守儿童多
农村年轻夫妇长期在外务工,将子女留给家中的长辈看管。这些孩子从小缺少父爱母爱,由于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或者因长辈教育方式不当,而致使一些青少年逆反心理增强,沉迷网吧,厌学出走,自卑自弃等情况时有发生,不可等闲视之。
7、违法生育多
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一直处于滞后状况,村民的生育观念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少村民还存在多子多福的思想,违法生育现象在农村仍然严重。尽管各级政府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多数婚育对象属流动人口,长期居住在外,计划生育部门很难实行监管。
8、垃圾多
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还不够高,在农村中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现象随处可见。门前屋后、路边、河岸、田间地头到处成了倾倒垃圾的场所。这些随处乱倒的垃圾,随着降雨经常流入到路面、河流,或者被风吹在空中旋转而飘落各地,影响村容村貌,也对村民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危害。
“八多”现象在农村中是十分普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的和谐稳定,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值得引起农业、农民、农村工作者的关注。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使农村不再受“八多”现象所困扰。(尚屏办事处 李田生)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李田生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