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新闻网5月8日讯(通讯员 刘文斌 赵良古)当前,正值早稻田间管护关键时期,5月7日,在蓝山县塔峰镇竹市村万亩双季稻单产提升示范片,连片的稻田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种粮大户黄增友正操控植保无人机,沿着预设路线来回穿梭,不断向稻田喷施药物。无人机所到之处,一阵白雾均匀喷洒,为早稻披上了“防护衣”。
相较于传统人工喷洒,植保无人机“飞防”具有效率高、喷洒均匀、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黄增友表示,以前人工打药,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打15亩地左右,而且还容易出现漏喷重喷和损害人体健康,现在利用植保无人机打药一天能打300多亩地,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尤其是针对原来人工无法喷洒到的特殊地段,无人机喷洒基本能达到无缝隙、全覆盖,大大提升了病虫害防治效果。
蓝山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黄森介绍,为确保植保无人机“飞防”成效,该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使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的农户提供药剂搭配、药剂用量、飞行速度等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今年以来,蓝山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引导农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户积极购买和使用高效、绿色、智能农机装备,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植保无人机等一系列智能农机已成为众多农户田间管护的“新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新型植保无人机用量达到60多台,病虫害防治达到32万亩次,约占全县总病虫害防治面积的74%。
来源:蓝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文斌 赵良古
编辑:陈真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sxw.org.cn/content/646949/90/1494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