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新闻网7月3日讯(通讯员
郭亦芝)近日,荆竹瑶族乡两户村民因土地权属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该乡人大代表联络站收到来访选民的反映后,迅速组织事发地附近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配合乡政府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详细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矛盾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这是该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民意窗”和“连心桥”作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荆竹瑶族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措施,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一方面,不断完善代表接待选民制度,定期安排人大代表在联络站接待选民,倾听群众的呼声,收集社情民意。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代表们及时进行登记、分类处理,并跟踪反馈办理结果,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重视和解决。另一方面,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人大代表主动深入基层,与村干部、网格员密切配合,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于排查出的问题,代表们提前介入、主动调解,将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矛盾,有效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此外,该乡人大代表联络站还注重加强代表培训工作,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开展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代表的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使代表在化解矛盾纠纷时能够做到依法依规、公平公正,以专业的素养和公正的态度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今年1至6月,荆竹瑶族乡代表联络站通过密切联系群众,融入基层治理,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5起。
来源:荆竹瑶族乡
作者:郭亦芝
编辑:陈真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lsxw.org.cn/content/646941/95/1509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