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彬 成醒 雷晖燕)入秋以来,蓝山县林业部门不断加强候鸟迁徙期间各项监测巡护工作,确保候鸟安全“迁飞”。
一大早,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和护鸟志愿者就带上望远镜和无人机,来到白鸤洞水库开始巡护工作。这几天,工作人员根据鸟类活动的规律开展巡护监测,发现水库里经常可以看见白鹭、池鹭、䴙䴘等鸟类。
为加强保护候鸟,县林业部门严格巡护责任,严格落实“一长四员”要求,积极组织各保护监测站实行24小时巡护值守,推行县级领导带班督导制度,实现巡查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强化监测预警,加大对候鸟重要迁飞通道、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候鸟等野生动物的种群变化、时空动态和主要威胁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生态环境修复。
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牢“全域是源头、全民抓保护、全程强监管、全面促落实”的政治责任,把候鸟保护工作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坚决确保蓝山“千年鸟道”千年安全。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已知野生动物 140种,其中鸟类43种,哺乳类28种,两栖爬行类2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15种。目前,过境蓝山候鸟从过去60余种增加到100余种,数量从200多万只增加到350多万只。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