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9月29日电(唐小晴 刘文斌 谢琛 黄莎)近年来,湖南永州市蓝山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扎实做好“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走进蓝山县大桥学校,崭新教学楼、漂亮塑胶操场、宽敞室内篮球场令人耳目一新。该校负责人李维介绍,大桥学校是由原蓝山县大桥瑶族乡中心小学、大桥瑶族乡中学两所农村学校整合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前,学校又挤又小,很多功能室都不完善,严重制约学校发展。
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18年,蓝山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1600万元改造学校后,780余名师生用上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室、高标准塑胶操场、标准化实验室及室内球场。
截至目前,蓝山县已累计新改扩建校舍面积40万平方米;改造室外运动场地面积34.3572万平方米,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2所,新增各学段优质学位20840个;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覆盖率达100%、互联网接入率达100%。蓝山县第二中学“特立科教楼”正式投用。
该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贤楚介绍,为使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蓝山县教育局秉持“资源优化整合,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经过实地调研和长远规划后,积极推行“撤点并校、集约办学”战略举措,已成功整合了20所小规模学校,实现了学生向教育资源更为丰富、教学质量更高的中心学校有序流动,大大提升了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学质量。
为让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流动起来,该县通过组建城乡教育帮扶共同体,建立12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25所农村薄弱学校、村片小机制,着力破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学校“弱”的难题,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城区学校同等优质教育资源;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建立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通过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普通教师交流轮岗、急缺教师配送走教等形式,盘活城区优质教师资源,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据该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谢学斌介绍,2021年以来,该县还创新工作举措,将劳动教育、特色文化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双减”政策中,鼓励各学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大自然“活教材”中,学习劳动技能,享受田园之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如国学经典诵读、中医药、传统体育、民间美术等。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该县教育局学生资助服务中心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数据比对和线下核实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认定资助对象,确保应助尽助不漏一人,今年已累计发放资助资金1269.14万元,惠及学生14743人次。(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