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潘有娣
“甜度高、果实脆、带有浓厚的玫瑰香味,顾客非常喜欢!”日前,广西客商杨辉军赞不绝口道。天蒙蒙亮,在蓝山县塔峰镇榴源村的葡萄种植基地里,一串串清香扑鼻大小匀称的葡萄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散发出阵阵甜蜜芳香。客商杨辉军正和果农朱芳雄采摘新鲜葡萄,装箱、称重、打包,将销往广西各大市场。
“准备装车1万公斤阳光玫瑰葡萄,这是我第四个年头来蓝山收购葡萄。”杨辉军说,从蓝山收购的葡萄销往广西南宁各大市场,往常不到半天时间就售罄。“市场上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口感、香味要求高,老朱种葡萄有一套办法。”
前几年,朱芳雄一家经营铝材店,尽管收入还可以。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光自己富肯定还不行。于是,他拿出多年的积蓄投入于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中,带动村民致富。
2021年,朱芳雄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40余亩阳光玫瑰葡萄。阳光玫瑰葡萄比较“娇贵”,整个生长过程需要高标准、精细化管理。他四处求学,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逐渐掌握种植“秘方”。朱芳雄采用避雨棚种植、滴灌+喷灌、施钾肥有机肥、套防虫袋等种植方式,种出来的葡萄不仅个大皮薄味道好,而且富含果酸、矿物质及维生素,深受客商青睐。“种葡萄是一门精细活,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朱芳雄语重心长道。目前,基地葡萄亩产量达到七千斤左右,能带来80万元以上的收益。
共同致富是朱芳雄的初衷,他聘请15名村民在基地常年做事,做事的同时也会传授他们种植葡萄的技术要领。到了用工高峰期,他会把村里的留守妇女、老人请来基地除草、除虫、施肥、修剪和采摘,人均每年能增收2万元以上。“我们家就住在这附近,我和我丈夫平时都在果园做事,一天100块钱。等学到了技术,我也想种几亩葡萄。”正在采摘葡萄的张阿姨乐呵呵地说。
“未来我会把葡萄种植规模再扩大一倍,形成观光采摘产业链,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消费,把葡萄种植这个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同时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用产业引领群众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带领更多群众过上好日子。”朱芳雄说。要让小小的葡萄“串起”村民的致富梦,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新动能。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