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日报 | 蓝山:把高标准农田建成希望田(乡村振兴看永州)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雷思 2024-07-30 09:31:52
—分享—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文斌 欧昌正 谢琛)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7月26日,笔者走进蓝山县土市镇泉塘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大片水稻田映入眼帘,种植大户正驾驶收割机抢收早稻。

泉塘村村委会副主任程跃进介绍:“以前村里这些农田大大小小分成了100多块,最小的地块还不到1亩。不仅土地利用率低,而且村民劳动生产成本也高,2023年村里实施高标农田建设,将500亩零散分布的‘巴掌田’化零为整,变成了连片的‘网格田’,现在一季水稻亩产量大约能达到1000多斤。”

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村“两委”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有意愿流转土地的村民,按照土地流转协议,采取“村委会+农户+大户代种”模式,由村委会统一将改造后的农田流转给种植大户,村民既能收租,又能在地里务工,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受益、农业增效。

为把高标准农田打造成乡村振兴希望田,该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对碎片化耕地进行归整提质、土地流转,实现“小块变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把高标准农田项目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实行集中连片经营,在所城镇舜河村发展“水稻+玉米+蔬菜”千亩现代农业基地,在塔峰镇雷家岭村打造“水稻+蔬菜+莲子”舜水田园综合体,在土市、新圩、太平圩等乡镇发展“水稻+烤烟”万亩特色产业基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把高标准农田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对村庄排灌设施、河堤、机耕路进行改造升级,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以来,该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3万亩,总投资2875万元,共有3个乡镇13个村受益。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雷思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