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何咪 李季 肖兴康
六月的蓝山瓜果飘香,五颜六色的应季水果接连上市,葡萄作为该县特色水果,早熟品种也开始进入采摘季。
6月24日,在蓝山县塔峰镇花果园村葡萄园里,夏黑葡萄相继成熟,一串串紫黑色的葡萄,挂满枝头,颗颗饱满,散发出迷人的果香,种植户李世燕忙着采摘园里的葡萄,打包好发往各地。今年是李世燕种植葡萄的第15个年头,他告诉笔者,夏黑葡萄有着“东方黑珍珠”的美誉,这45亩的“夏黑”葡萄是本土上市的首批葡萄,特点是早熟无核、高糖低酸、香味浓郁、果肉厚实并且容易管理,深受市场欢迎,今年早熟葡萄上市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左右,根本不愁卖。
“刚上市,外地客商就已经订了,今年的价钱大概是6元至6.5元一斤,今年行情比往年要好很多。”李世燕说。葡萄能够提前上市,离不开李世燕的精心管护。多年来,基地已经探索出葡萄高效栽培模式,通过提早覆盖两层天膜及一层地膜促进葡萄提早萌芽,起到前期增温、保温,后期促进着色、避雨等作用,使葡萄上市的时间跨度拉长。从育苗到成熟,李世燕要进行十几次人工修剪,挂果后,每一串还要剪去一些果实,让更多的营养输送到果粒里,以保证葡萄的甜度和品质。据李世燕介绍,这里的葡萄种植还采用了物理杀虫、有机肥料等新型种植技术,减少了葡萄种植过程中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葡萄成熟后个头大、味道鲜、口感佳,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这几年我们的夏黑葡萄名声在外,全国各地的客商都来订货,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北的客商,目前我们的品质很好,糖度控制在18到20左右,亩产量1500公斤至1750公斤,利润1.8万元至2万元。”李世燕说。
近年来,蓝山县塔峰镇始终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结合各村优势,打造“一村一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种植精品水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资源优势不断凸显,种类结构不断优化。精品水果产业已经成为该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