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夔和龙:远古时期人文教化先行者

编辑:李宗凯 2021-04-22 11:52:43
新蓝山
—分享—

  夔和龙是人类远古时期的传奇人物,他们两人都是舜帝开创道德文化重要参与者,更是实施人文教化的先行者,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风。

  司马迁《史记》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始创的“明德”,开启道德教化的首功,是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被称为道德文明的始祖。《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说“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皆举用,未有分职。”“皆举用”,说明尧帝时期夔和龙已进入最高领导核心层,是属尧帝统治集团组成成员。“未有分职”,是指没有专门负责具体某项职能,但也充分说明夔和龙是有胆识、有魄力的能臣干吏,是充满青春活力后备人才。到舜帝时代,夔和龙则是舜帝所倚重的肱股大臣,是舜帝的左膀右臂。舜帝开创道德文化之时,夔和龙参与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代诗圣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称赞夔和龙为辅弼良臣。明代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成语“夔龙礼乐”产生,就是因为夔和龙在实施人文教化过程中创立制定了礼乐制度,而礼乐制度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代名词。

  舜帝创立道德文化,为切实推行道德教化,提拔重用夔和龙,由夔任乐官,由龙任纳言,让他俩具体负责实施。《史记·五帝本纪》“舜以夔为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志,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舜帝明确要求以“中”作为标准来推行“乐教”。培养青年的人格,就是直与温,宽与栗,刚与虐,简与傲等对立统一、有了这种中和的理想人格和良好秉性,就不会因偏激而走极端,就可以避免人心的危机,从而心境平和地对待现实生活。《尚书》记载,舜帝把治理国家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说文》云:“允,信也”,‘信,诚也’。”在治理国家时必须诚实、诚信地坚持“中道”,才能保证“人心”平和,社会平稳。《尚书·舜典》:“龙,朕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惟允”,舜帝强调自己的“政令”要讲诚实诚信,同时要求纳言官龙在传达时必须讲诚实.诚信。夔和龙出色完成舜帝的任务,使“天下大服”,实现了和谐如一的天下大同,奠定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地位。

  据考证,帝舜晚年南巡江南是一次以观测天文为主的科学考察活动。从《尚书》的记载可知,远古的尧舜时期,部落首领已掌握观测天象确定二分二至四时与校正年岁确定国月的方法。我国地处北半球,黄河流域的天文官从观测日影中得知,黄河流域的太阳总是斜照大地的,正午观测立杆总有太阳投影,越往南其投影越短。因此而科学推测出,南方有一个“日中无影”的“天地之中”,即天与地的正中。从而人们认为南方是一个神秘的处所,纪时历法因南天星象而定,方位以南方为基准,并把磁石条永指南方现象认为是南方天神之力所致,南方是天神的居地。认为到“天地之中”便能解开南方的奥秘,在“天地之中”更有利于观测天象。而作为天子的帝舜,寻找“天地之中”并到“天地之中”观测天文,探索南方奥秘,是他的迫切欲望,也是帝舜晚年南巡江南九疑的目的。帝舜晚年南巡江南九疑也可以说是远古时期中国的一次科学大考察。

  舜帝南巡,只选择夔和龙两位大臣作为自己重要助手和随从,自己的两个爱妃都不带,足以说明夔和龙是德高望重,功勋卓越,才华出众,誉满天下的传奇人物。

  夔,远古时期的音乐家、教育家。《吕氏春秋·察传》云:“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乐,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服。”由此可看出夔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舜帝非常赏识倚重他,特地将出生寒门,生活在蛮荒之地的草根,提拔为掌管乐舞和人文教化的乐官。《左传》昭公八年言:“自幕至于瞽瞍无违”这就是说,有虞氏家族执掌乐官之职从初祖虞幕一直到虞舜之父瞽瞍,世代忠于职守,未有过失。乐官之职延续到虞舜这一代,虞舜继位为天子后,将家族的世职另选夔来承担。虞舜继帝位之后,经常还与夔一起研究礼乐,共同弹唱为乐。《史记·乐书》云:“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享诸侯。故天子之为乐升以享诸侯之有德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享之以乐。”

  龙,远古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尚书·舜典》:“龙,朕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史记·五帝本纪》:“天下归于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伯夷让夔、龙。”为舜的纳言谏官和礼仪官,主管接待宾客。因龙待客有道,诚实有信,善于处理复杂的政治难题,以中和之道,赢得各部落的尊敬,致使远方诸侯皆来朝贡。

  舜帝南巡驾崩后,夔和龙定居蓝山,继续潜心研究道德规范,并身体力行,教化世人,使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

  多年以后,夔和龙为制定传播礼乐制度,大力推行人文教化,穷尽毕生精力,先后逝世于蓝山,蓝山人民感念他们高尚的品德,清廉正直的作风,更是因为他俩创制礼乐制度,先行人文教化的丰功伟绩,开启了人类文明新风,在蓝山县城西郊夔峰山麓建立夔庙,明嘉靖《湖广通志》:“夔庙在县西三里,夔随舜至此,故庙祀之。”在县城北的上丰头村建立龙庙,《省志·采名胜志》曾载有龙山庙碑,并明确指出为“唐蓝山县令庄武龙立”。庙中夔和龙的两尊塑像,高大魁梧,有诗人对此进行了描述:“九官遗有二官祠,遗像端严俨若思。倾耳宛如闻乐日,俯躬还似纳言时。不因万乘巡南岳,焉得群臣列九疑。前席当年敷奏罢,箫韶还引凤凰仪。”

  星移斗转,雄伟壮观的夔庙和龙庙,在漫长风雨岁月中,坍塌重修,重修坍塌。《蓝山县图志》说:“考夔庙碑,嘉靖、乾隆、光绪俱加重修,而年月不详”。到后来则迁址再建,将夔庙和龙庙修在一个地方,《蓝山县图志》说:“年久庙祀,地方官绅又以山深道远、祷祀不便,乃移庙于山外,距城为近矣”。建庙的山岭因庙得名,叫夔龙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夔庙和龙庙二庙合称为夔龙古庙。

  (作者 李继亮)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