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抗旱救灾防病知识(四)

编辑:李宗凯 2020-07-29 08:48:54
—分享—

  旱情常识与节约用水

  一、干旱的概念与分类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按照旱情严重情况分为:

  1、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2、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3、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4、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二、干旱预警分四级

  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多个县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严重干旱(二级橙色预警):数区县的多个乡镇发生严重干旱,或一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等。

  中度干旱(三级黄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较重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严重干旱等。

  轻度干旱(四级蓝色预警):多个区县发生一般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较重干旱等。

  三、节约用水 抗旱救灾

  水是生命资源,是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遇到旱情不断、饮水困难的情况时,每个人都应该争当节约用水的宣传者,文明用水的倡导者。

  1、积极宣传节水理念,做节约用水的宣传员。

  2、认真学习节水知识,推广节水办法,创新节水技术,努力做科学节水的推动者。

  3、爱水、惜水、节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节水成为一种好习惯。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