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冷空气活动的次数将会逐渐增多,气候也会有一个冷热多变的过渡时期,秋季气温变化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同时雨水较多,总的气温趋势是下降的。由于气温的变化无常,昼夜温差悬殊,所以,立秋之后,是发病较多的时节,这一时期重视身体保健很重要。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方法:1. 维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2. 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3.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喷嚏後)应立即洗手。4.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5. 增强抵抗力有助预防感染流感。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紧张和避免吸烟,都是增强抵抗力的方法。6. 在流感高峰期,最好避免前往人多挤迫、空气流通情况欠佳的公众地方。7. 流感疫苗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按照每年社会上流行的流感类型而制备的,因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2、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方法: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新鲜,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洁消毒,讲究卫生,减少水痘的传播机会就非常重要。不与水痘病人共用毛巾、手帕及饮食用具等。由于患者出疹前两天即有传染性,隔离病人并不能完全防止水痘的传播。因此,对体质较弱、免疫力差的易感人群预防水痘,最好的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
3、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
预防方法:1.如发现有上述临床表现中的症状,马上到医院去检查,以便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2.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应用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三联疫苗,预防效果良好,保护力持久。也可采用板蓝根连服3—5天。3.尽量让房间保持在通风状态下。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蓝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李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