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城区各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广大干部职工在城区主次道路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切实强化管理力量,建立路段管理长效机制,强化考核监督和成果运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有序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促进蓝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1.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城市管理工作,全面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推进“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建设秩序井然、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的城区街道,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造良好条件。
2.工作任务:一是严格落实路段包干工作责任制,建立“领导挂帅、单位包干、干部上街、配合有力”的工作体系。二是配合城管部门积极推动“门前五包”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三是严格落实路段管理标准和要求,配合相关部门落实“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四是配合有关执法单位查处城市管理违章行为和广告整治工作。五是推荐评选创卫和城市管理“门前五包”示范户、优秀管理路段、创卫先进单位等活动。六是完成创卫委和联系路段的县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基本原则
路段划分实行就近管理、分线分段负责、相互协调配合、力量均衡的原则;“门前五包”实行以临街单位、铺面、业主为工作主体,市民群众广泛参与,执法部门力量到位、责任单位督促监督、城管部门负责管理的原则。
四、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每条路段实行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名县级领导具体负责、一套工作班子、一项实施方案管理。联系路段的县级领导主要负责该路段管理工作的统一组织、安排和调度。牵头单位要拟定具体方案,分配工作任务,细化责任路段,协调和督促工作落实。责任单位负责安排干部、职工开展路段管理各项工作,严格责任落实。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是本单位包干路段和督促监督“门前五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强化工作举措。一是强化工作力度。县城管执法局对每条路段确定一名领导负责,并定岗1-2名执法人员,强化路段执法力量,处理各类违章违法行为。各责任路段必须明确一名领导带队上街,保证管理力量到位、工作职责到位。二是严格工作制度。责任单位必须每天安排工作人员上街管理、值勤;牵头单位每日一督查、每周一小结,并将情况报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委员会办公室及联系路段的县级领导。联系路段的县级领导每半月组织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调度路段管理工作。三是解决突出问题。对路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台帐,逐个解决,限期销帐。四是配合相关部门取缔“马路市场”和规范学校周边环境秩序。五是每周四的环境卫生清扫日下午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对责任辖区进行大扫除。
3.突出“门前五包”。一是明确责任包干。县城管执法局负责“门前五包”的管理及考核评比工作,签订“门前五包”责任状。二是实行挂牌公示。统一制作路段包干管理公示牌和“门前五包”责任牌,明确包干范围、内容、人员、职责等,并在路段进行公示(临街私有门面挂在店内醒目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强处罚管理。县城管执法局路段定岗责任领导、执法人员,要加大违章处理力度,处罚到位。路段责任单位的值勤人员要及时制止违章行为。
4.严格工作纪律。一是保证力量。责任单位上街道管理工作人员要占单位干部职工总人数的10%(人数在10人以上单位最低不少于1人)。二是严格时间。工作日期正常上班时间都有人上街管理。三是树立形象。工作人员必须精神振作、着装整齐,统一佩戴红袖套。要强调礼貌用语、文明管理,狠抓落实。
5.严格考核奖惩。县创卫、城市管理办公室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督查和评比活动,坚持每周一检查、每月一督检、两月一评比相结合,日常例行检查与专项重点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年终进行总评比方式进行,按照《蓝山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考核奖惩办法》兑现奖惩。
来源:红网蓝山站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