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步行走十分钟
前不久,美国研人员发现,每天十分钟快步行走,不但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还能使消沉的意志一扫而光,保持精神愉快。
人在行走时,肌肉系统犹如转动的泵,能把血液推送回心脏,而下肢是肌肉最多的部位,其作用最为重要。如果下肢行动过于软弱无力,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推动力使心脏输送血液。快步走路比慢步走路更能锻炼身体,是因为它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氧气的消耗,增加心脏的起搏力度。
按照速度,时速在3公里以内称散步,时速在3.6公里叫慢行,时速在4.5公里则为快步行走。据此,快步行走十分钟应该为一公里左右路程,当然对老年人、体弱者可略慢。对那些未经训练的身体肥胖者,可以采取逐步增加速度的方式进行锻炼。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可以采取由慢到快的方法。
2、沙尘天气百姓出行要五“注意”
第一,要注意走路、骑车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对行进在其中的行人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第二,要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一些老树由于已经枯死,根基不牢,也非常有可能在大风天气中断裂,对行人会造成危险。
第三,要注意轻型车的安全。由于轻型车重量较轻,所以在高速行驶中可能被大风掀起。所以要在轻型车上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驶。
第四,要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因为在大风天气中,顺风或逆风虽不会对骑车造成太大危险,但是一旦侧风向骑行,很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
第五,要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3、冬天遛“晚”好
很多人都有遛早的习惯,到了冬季仍然坚持。其实,在冬天这样做并不是很好的运动方法。正确的做法是将遛早改为遛“晚”。这里所说的晚,并不是指黄昏或夜晚,而是晚一点儿的意思。为什么遛晚好呢?首先,冬季室内外温差很大,早晨又是白天温度最低的时候,此时从暖室到户外,很容易患感冒,如果心脏不好,还容易引起病痛发作。其次,冬天的早晨多雾,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及灰尘,在雾中锻炼,会吸进更多这种脏东西,危害健康。祖国医学认为“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说,冬季里应该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有暖意了,再外出活动。这是保护身体的正确方法。
4、旅游与脚泡
外出旅游,脚泡的发生比较常见,它会影响旅游的顺利进程,而且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感染。 脚泡的产生是由于脚底汗湿,表皮软化,足掌长时间着力和摩擦,促使局部组织液渗出而形成;常与鞋袜、行走的道路不平和速度不匀,以及旅游者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
预防脚泡的发生必须注意:
1. 是鞋袜要合适,鞋子不宜过高或过小,最好穿半新的胶鞋或布鞋,女同志不要穿高跟硬底皮鞋,鞋垫要平整,袜子无破损、无皱褶,鞋内进砂应及时清除,要保持鞋袜干燥。
2. 是徒步游览应循序渐进,先近后远,脚步要均匀,落地要稳,不可时快时慢。
3. 是临睡前要用热水烫脚,以促进局部备液循环,对足掌部位应用手按摩或用煤油在足底突出部位涂搽。此外,亦可用药物预防,川芎、细辛、防风,白芷各4两,加水5斤煎至3斤,徒步旅游前涂脚底,每日一次。
若发生脚泡,目前治疗尚无良法,主要是将泡穿刺与引流。首先用热水烫脚5-10分钟搽干,然后用碘酒或酒精将脚泡局部进行消毒,再用消毒的针(针可用煮沸的水或酒精浸泡)刺破脚泡,使泡内液体沿道流出,排干。也可用消毒的马尾穿过脚泡引流。但处理脚泡时,切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
5、新车初驶十忌
一忌高速行驶 新车初驶阶段都有速度规定,国产车一般规定在40-70km/h以内;进口车一般规定在最初的1000km内,当油门全开时车速不超过最高车速的80%。
二忌满载运行 新车或刚大修好的车满载运行将会对机件造成损坏。因此,在最初的1000km内,国产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75%-80%;进口车不能超过额定载荷的90%。
三忌提前拆除限速片 限速片是一个装在化油器与进气管之间的节流装置。驾驶员不应提前将它拿掉,而应在初速1000km结束后结合初始保养情况再将它拿掉。进口车一般没有加限速片,完全靠驾驶员自己控制车速。
四忌跑长途 新车跑长途,会使发动机连续工作的时间增长,造成机件磨损加剧。
五忌紧急制动 紧急制动不但使磨合中的制动系统受到冲击,而且加大了底盘和发动机的冲击负荷,所以在最初行驶的300 km内不要采用紧急制动。如确有突发情况,也应尽量先踏下离合器踏板,以减少对发动机冲击。
六忌不及时换档 行驶中应及时换档,不能使用高速低档行驶或低速高档行驶,也不要长时间使用一个档位。
七忌用油不规范 新车使用的机油不能低于厂家规定的标号。
八忌驾驶操作粗心大意 汽车起后应原地升温,待水温达到起步温度后再起步。驾驶中要选择良好路面,保持中速行驶,尽量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油门要小,操作要轻,同时还应随时注意发动机的声音、温度等。
九忌不进行初驶保养。
十忌担任教练车 误己误人,贻害无穷。
编辑:李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