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颂蓝山——湘江源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成丕立 罗周革 编辑:李宗凯 2014-12-10 16:04:08
—分享—

  人人都说自己的家乡美,美在一份曾经孕育过自己的情上,美在熟悉家乡一草一木的份上。人非草木,熟能无情?

  我的家乡在蓝山——湘江源头。蓝山——湘江源之美,美在峰奇、天蓝、县古、区位优势与交通便捷的特点上,并有文化底蕴深厚,四季分明,一年四季各有千秋。

  峰奇:蓝山境内海拔千米以上高峰258座,最高山峰野狗岭海拔达1825.7米,系湘江源头。香炉石重峦叠峰,山石林立,有足有耳,形似舜帝仰卧,潇水、舂水出于此;三分石又名舜公石,峰下丛林中,夏至日正午“日中无影”。峰上高高耸立三根擎天柱,似三柱神香,传为是舜帝登仙之峰。还有奇峻的舜源峰,秀丽的石榴峰,雄浑的百叠岭,苍茫的人形岭,逶迤横亘,蔚为壮观。

  天蓝:蓝山奇峰起伏,苍翠荟蔚,白云缭绕,犹如披着面纱的神秘新娘。溪流纵横交错,碧水汩汩奔流,瀑布飞流直下,犹如白布悬空。山、水、天碧蓝一色,又谓三蓝大地。

  县古:蓝山于秦汉时期建县,命名为南平县,意为歌舞升平,瑶家欢乐,现仍存古城、古村、古道、古塔。古城为秦汉时期的县治,位于舜凝乡,今所城镇政府所在地。经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高至喜先生考察指认,古城门楼为汉初南平县遗址,与汉地图相吻合。古村或院或庄,纳风聚水,古韵犹存,世代发达,人丁兴旺。蓝山汉人最古老的村庄为富阳里,系南朝梁代齐州刺史成景隽,大通年间告老还乡,来南平县富阳里定居,故有“先有富阳,后有蓝山”之说。现存古建筑之村:宾溪、虎溪等村。古道系秦汉修筑的“挑盐大道”,一条石板铺垫的羊肠大道横躺在半山腰,连接两广(广东、广西)与荆楚大地。古塔名传芳塔,塔寺相并,故又称塔下寺,始建于唐代。兴盛时有大士阁、文昌阁、霞爽阁、观澜亭、水心亭、飞云亭、清音堂、祈嗣堂、传芳塔等名胜,为旧时县境十三寺中香火最旺的寺庙,号称“西域无双境,南平第一山”,广东和江西与湖南交界的县市都来蓝山传芳塔烧香拜佛。现存建筑有传芳塔、大雄宝殿、山、戒堂、观音阁、观澜亭等,四周香樟古槐环绕,苍松翠柏肃立,是蓝山八景之一——“峭塔凌云”。

  区位优势与交通便捷之特点:蓝山自古有“南食百粤,北贾荆湖”之称,是荆楚与两广的重要门户,素有“绿色宝盆”之美誉。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森林资源、水能资源及景点资源非常丰富。改革开放后,“夏蓉高速”与“二广高速”纵横县境,连接东西南北,距广州约300公里,成为湘南贸易的桥头堡,改革开放的先进县。

  蓝山的春天,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春天阳光明媚,桃红柳绿,一阵雷鸣唤醒人们,春耕忙种,倾盆大雨洗礼大地,生机盎然,换然一新。正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温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挽旧符。”

  蓝山的夏天,苍翠荟蔚,蔚蓝壮观。森林广远,枝繁叶茂,绿荫葱郁。一水沂流,派演三湘,泉水叮咚,犹如少女歌喉,清脆而又响亮,又似古筝曲流淌山间,美妙动听,扣人心弦,令人心潮澎湃。田地绿油,瓜果馥香四溢,鲜花仪态艳丽。神美湘江源的夏天,碧波绿茵,苍翠荟蔚,浮空如蓝。

  蓝山的秋天,清澈明媚,芬芳四溢。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仅是霜降红装,更是那临风飒爽的英姿。枫叶的飘落,显得更加秀逸,更加清纯。秋天的孤独与寂寥,是一种任何点缀不出的洒脱,是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最动人的是秋林中的落日,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的暮色,显得湘江源的天空更蓝。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侵染,艳丽而又凄婉,让人们忘记艰辛与疲惫,忘记那种情不自禁思念之苦。田间黄澄澄的稻谷,秋林挂满金色的硕果,令人欢心鼓舞,让人绽放满意的微笑。

  蓝山的冬天,冰封千里,风光旖旎。湘江源的春天雨水充沛,夏天阳光充足,初秋的太阳似老虎,深秋却有寒霜,初冬仍有桂花飘香,秋菊怒放,大地散发出阵阵迷人的清香。深冬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山岭披挂银装,南国却有北国风光。霜与雪把枯萎的绿叶风化,冻死害虫,本来肥沃的土地却变得松弛,让生灵茁壮成长。神奇的湘江源“雪照丰年”,蓝山是鱼米之乡。

  蓝山不仅神美,文化底蕴也深厚。三皇五帝时期,湘江源头是瑶族的栖身之地,封为千阴峒。瑶民在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刀耕火种,日出而作,晚间围在火堆旁通宵达旦。长期的艰辛与寂寞岁月蹉跎,诞生了具有山区特色的瑶族文化。至今流传唱山歌,跳沟火舞,还有还盘王宴、度戒、哭嫁等丰富的习俗文化。据说,蓝山县原人大主任蒋金生先生去美国时,用蓝山瑶族语言与美国瑶人交流,由此可见,全球瑶族是一家。舜帝带着纳言大臣——夔和音乐大臣——龙南巡狩,渡洞庭,随湘江,经潇水来到湘江源头。舜帝在湘江源广纳言,用孝德教化瑶民,传播音乐,最终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湘江源头的人们在舜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待人热情,重仁孝,讲道德而又勤劳勇敢。南朝梁州刺史成景隽,唐代著名“八司马”之一陈谏,宋代通引指挥杨璋山,兵部侍郎黄都务等名人贤士,慕山水佳胜,爱民风淳朴流连其间,择地居住蓝山——湘江源头。(作者:成丕立 罗周革)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成丕立 罗周革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4/12/10/99287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