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山过山瑶与平地瑶之异同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吴开嫦 编辑:李宗凯 2014-11-28 10:10:06
新蓝山
—分享—

  

 

  蓝山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名南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而更名为蓝山。蓝山现有瑶族人口17000人左右,占全县人口的5%左右,由过山瑶与平地瑶两大族系组成。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笔者从居住环境、婚嫁、服饰、丧葬四个方面谈一谈蓝山过山瑶与平地瑶之异同。

  一、居住环境

  蓝山瑶族,一部是明洪武年初,江华九冲的瑶民,荆竹、紫良和大桥瑶族乡的瑶民多属于此。其二定居浆洞的盘姓瑶族则是明朝正德二年为平息匪乱,从广西贺州“鸡笼山”招来,匪乱平息后,为保一方平安,将“东山五水全部付以养瑶。”其三定居汇源的瑶民则是明末清初迁来的“看守舜陵”的瑶民后裔属游耕瑶民。因此,两大系瑶族依山而住,属山地民族。他们分布上的不同特点有两点。

  1、过山瑶为大分散,小分散的迁徙型。平地瑶为大集中,小集中的定居型;过山瑶居住在崇山峻岭中,构成了散居范围广的特点。他们多数人分布在汇源瑶族乡、犁头瑶族乡两个乡里,村寨分散,三三两两星散在崇山峻岭中。十户以上的寨子很少,一般是几家或独户,村户距数里不等。在旧社会,过山瑶没有自已的土地,到处租田种。而租赁者最多是租给他们三年。他们迁移平繁。没固定居所。他们“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即移一山”迁徙时,或整个寨子迁出,或结伴而行,也有单独行走的。他们从这座山,搬到那座山,甚至搬出本县,若干年后,又回来居住。当然,解放后,也有平地瑶搬到过山瑶居住的地方去住的,那只是少数。

  而平地瑶则不同,如大桥瑶族乡、紫良瑶族乡、荆竹瑶族乡、浆洞瑶族乡他们居住的地方是在丘陵或平地上。村寨集中,人口密集。村寨小的几户,大的几十户,上百人。

  在过去,过山瑶经常迁徙,所以,他们建的房屋是杉皮板屋。解放后,过山瑶才定居下来,以土墙、砖瓦房代替了杉皮板屋。

  平地瑶建的房屋是砖瓦结构,三间平列或两间平列的楼房。称为“三间堂”,宽敞明亮,两边称横房,作卧室和厨房。后者也将一间作厅房。楼上主要用来堆放杂物和粮食。

  他们区别大的是安大灶。过山瑶的灶用泥抖灶。平地瑶则是放三个石头就成了灶。

  家里安放的神台也不一样。过山瑶族的神台不对大门。平地瑶神台正对大门。

  他们在语言上也有区别,声调不一致,唱歌不一样。过山瑶是“6、4” 音调,平地瑶是“1.2”音调。

  二、婚嫁

  过山瑶、平地瑶都是“以歌为媒”,青年男女,从相识到恋爱关系的建立,都是“以歌传情”。他们通常在参加共同的喜庆活动中相互认识,彼此因有好感而邀约唱山歌,又因山歌唱得火热而产生恋情。当双方都唱得难分难舍而有意愿深化交往时,即互赠信物,约定日后联系的方法,为双方情感的升华奠定基础。双方经过多次交往,如情投意合,愿意结为夫妻,即商定把共同的心愿告诉各自的双亲,争取父母的支持。他们从相识到恋爱的整个发展过程,山歌既是交流情谊的工具,又是贯穿始终的红线,更是激发和催生爱情的媒介。

  有的求爱方式还很有特色,如有隔窗对唱、吊楼谈情、圩日择侣或伞下相会等。.感情建立后,仍用歌来加深感情。直到结婚。这就是过山瑶与平地瑶的共同处。其区别,概括地讲四点。

  1、婚嫁形式不同。过山瑶在过去多实行一种“招郎”的传统婚俗。即男青年到女青年家,终生不回自己家定居。男嫁女后,不受歧视,享受女家宗族男子的同等待遇。婚后生男育女,第一胎跟女方姓,第二胎跟男方姓,第三胎又跟女方姓,如此类推。有的汉族男青年也入赘瑶家。入赘婚姻有几种形式:

  一是叫“卖断”,男子入赘到女家后,完全脱离自己父母的家庭,从女方家的姓氏,更改名字,所生子女从母姓。

  二是“两边顶”,若女家只有女孩而没男孩,男子上门入赘后所生男孩第一个随母姓,以示女家不断香火,第二个随父姓,其余的由双方协商跟谁姓都可以,叫“两边顶”,以继嗣夫妻双方家中“香火”,其子女可继承两家的祖业和遗产。这种形式在各地的过山瑶均存在。

  三是“两边走”,若男女双方的父母都年迈体弱,又无其他劳动力时,男子上门入赘后,则采取“两边走”的形式,即每年夫妻俩都要在双方父母家中劳动半年或数月,赡养双方父母,公平合理。

  建国后,过山瑶婚姻仍盛行男到女家的婚俗,但婚后子女随父姓者日见增多。由于瑶族社会既有男婚女嫁,也有女婚男嫁的习俗,所以对于生男还是育女,皆一视同仁,决无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的现象。

  平地瑶跟汉族一样,以“娶媳婚”为主,有几个儿子娶几个媳妇,有女就把女嫁出去。男的到女方落户,仅限于讨不起老婆的男人。女方招郎也仅限于家里有女无儿的家庭。在平地瑶人看来,女儿出嫁,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因此,嫁女是娘家对婆家最大最无私的奉献,婆家对娘家给予厚重的礼遇和大力的帮助,这是天经地义的。

  2、彩礼不同。过山瑶在古代和今天的婚俗中,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即现在所说的“送彩礼”、 “送嫁妆”。“征”的意思是成功。送彩礼之后。婚姻就算成立了。未送彩礼时,婚姻未必成立。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子,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通知女方家,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 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男家派人或亲自迎娶新娘。过山瑶男子结婚只出少许彩礼,有的女方还为男方缝衣购物。另入赘后的男人如果好吃懒做,可退婚。

  平地瑶结婚要送一定的彩礼给女方。现在订亲的彩礼是1万元到2万元不等。订亲后还要给女方2至4套衣服和银手饰。结婚时要送几十斤酒和几十斤肉给女方办酒。

  3、婚姻仪式不同。平地瑶的婚礼若系娶媳婚,出嫁时,新娘由舅舅或兄长背到男家,晚上青年男女对歌。订婚后,由男方选定良辰吉日,以红包为信物,通知女方。女方即做好出嫁的准备,并邀请亲戚朋友来送嫁。这时,必须办一桌“搭房酒”,请媒人向双方长辈介绍“搭红桥”的经过,长辈们则教导“新人”如何处事为人,如何持家立业,如何孝顺父母兄嫂等等。

  女家出嫁时间一般在早上。出门前由一位有子有女的“命好”的中年妇女为新娘打扮。接着由坐媒(舅舅、姑爷或家里的主要亲戚)扶着新娘拜祖先、拜父母;父子间讲些吉利话,父母即慢步送新娘出门,出门之后即不能回头看,由“伴娘”打伞,送嫁兄弟姐妹赠送花带、花袋、毛巾等礼物,挑起棉被衣箱柜等嫁妆,护送新娘上路。到男方寨前,男方即有“迎新队”吹着唢呐“迎新调”,烧鞭炮,敲着铜锣迎候着,举行“接行礼”,接了新娘接嫁妆,互相道喜。之后,带着送嫁队伍朝太阳出山的方向走,拐道进男家。

  入门也由男方的主厨官扶新娘,入厅堂后坐在左侧,接着唢呐、鞭炮、锣声齐鸣,大闹一场之后,开始饮酒。酒席过程中,新郎新娘给长辈、亲友敬酒,打洗脸水,表示孝敬。长辈即给红包作为还礼。

  拜堂是婚礼的主要仪式。拜堂时,堂中放一块草席,一张条台,台上摆酒菜,并点红烛一对,新郎新娘在席上,向长辈们拜堂,每个长辈按亲嫡、年纪、轮流接受亲人的拜礼,新郎一拜,新娘一揖,每拜三十六拜或七十二拜。受拜的长辈们必须向新郎新娘放一个红包于桌上盘里。拜了长辈们后,夫妻相敬酒互拜,表示喝过交杯酒,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然后送新郎新娘入洞房,即有男女青年对新郎新娘打趣问俏,闹洞房至深夜。

  第二天,新郎新娘在门前送客,给客人一拜,客人再给一个红包表示吉祥。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山瑶婚俗逐渐发生变化,除“男嫁女”形式外,还有“女嫁男”、“嫁半边”等形式。所谓“嫁半边”,又称“两头行”,则是婚后夫妻两人对双方的父母都承担照顾,赡养的义务,并经常往返与两家的农事和社会活动,所生的子女分别跟父母姓。由于过山瑶不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兄弟、妯娌之间团结和睦,离婚现象较少。

  过山瑶在择定的成婚吉日里,男女双方两家都要各自备办酒席,宴请自己的亲友。一般女方办喜酒宴客的酒肉花费,大都由男方提供。迎娶前,男方要向女方送钱送米,酒、肉、鸡鸭、鱼、粉条、腐竹等菜肴若干。女家的宴席设在早上,男方设晨、午宴。赴男方酒宴要给主家送上贺礼,出嫁的头一天,新娘便在伴娘的陪同下哭嫁,哭时声情并茂,涕泪齐下,十分感人。这种仪式叫坐歌堂。先是以新娘、伴嫁娘各一方,以新娘子的嫂子、婶娘和已出嫁的姐妹各一方,双方互相对歌。双方唱到雄鸡报晓,来迎接新娘的人们到来为止。女子出嫁时,由兄长背着出门。出嫁之日,女方亲友齐集送亲。途中由“响鸣师”吹奏锁呐竹萧,锣鼓随行。新娘进屋后,举行拜堂仪式,拜过天地祖先、九亲六眷,再喝交杯酒,婚礼告成。送亲亲友在男方歇宿一二晚返回。男方除设宴款待外,临行须向送亲亲友馈赠猪肉每人一份,多则三斤,少则一斤,谓之“酒份”。

  4、婚后的家庭地位不同。过山瑶结婚后,有男从女姓,子女随母姓;有的第一个子女随母姓,第二个随男姓。男女地位平等。在继承财产方面,平地瑶妇女无继承权,过山瑶妇女可同等享受。平地瑶结婚后,女方保持原姓,子女跟男方姓,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居从属地位。

  三、服饰

  过山瑶、平地瑶都有 “好五色衣服”。他们“衣裳斑斓”,男女服饰不同,孩童老者相异。瑶族妇女服装式样较多。各具风采。一是上穿无领短衣,以带系腰,下穿笋青色碎花白边褶裙;二是上穿长可掩膝、袖子宽大、边镶浅蓝衣服,腰系五彩丝带或蓝色布带。瑶女喜带耳环。耳环如太极图形,下垂及肩;双手带手镯,质地为银。

  男性服饰较为简单,服装以笋青色为主。旧时系大衣襟式,用银毫扣。近百年来,因受汉族影响,由古装大围长襟改为对襟无领短衫。男子服装在头巾、裤脚绣有少量花外,一般为笋青色素服,朴实简便。

  男子有的还绑腿。绑腿的布长2尺、宽6寸。但过山瑶与平地瑶在服饰上也有不同之处。过山瑶的服装以手工刺绣为主,在刺绣的基础上外加一些有民族特色的花边和珠子组成。服饰的颜色以黑色为主流。男性服饰相对比较简单。同时这些刺绣用的线也是有讲究的,只能用丝线。一般普通做衣服的线是不能用的。

  上身由衣服(即唐装式的对襟衣,黑色,衣袖口镶嵌花边,衣服的前襟镶嵌瑶家刺绣,在刺绣里有许多代表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精美图案)腰带(即用白色或浅蓝色的布做成,两头有手工刺绣,外加一些花边组成)编织锦带(以红色和黑色的丝线为主色调,配黄、绿等颜色的丝线,手工编织而成,)围裙(笋青色的小四方裙,镶嵌着许多有民族特色的花边)穿着的顺序为:上衣——腰带——围裙。

  帽子(即头饰),是过山瑶最有民族特色的代表之一。由大头巾(一块四方的笋青色正方形布匹,两头用手工刺绣,外加镶嵌一些有民族特色的花边组成)小头巾(也是笋青色的正方形布匹,两头手工刺绣,整个上面都镶嵌花边,前面的两个角分别每边有两个带珠子的珠须,后面有一排带珠子的珠须做成)。

  平地瑶,“妇人衣斑蓝、衣刺绣、亦古雅”,衣袖短而宽大,领口银扣,其它的是布扣。以青布镶边、右襟开口,上方系银扣两枚,称“大装衣”。男子上衣为右襟开口长袍,裤子短而宽大。

  平地瑶妇女头帕用棉、蚕丝线织成,花纹大多数是“田”字,长两尺余,戴时折两三折,成尖角型或平板型;过山瑶的妇女多用长丈余的青、蓝布做成,或是绣有数十种花纹的方头巾,裹在头上。平地瑶妇女喜欢穿尖头绣花布鞋。喜庆之日,平地瑶妇女头戴花冠,盘发髻于脑后,横插银钗。两耳垂环,手戴银钏,胸束围裙,腰系银链,足穿绣花尖鞋。楚楚动人。

  四、丧葬

  过山瑶、平地瑶皆实行土葬。(特殊情况列外,非正常死亡者,如自杀、溺水死、被猛兽毒蛇咬死、妇女难产而死等,认为是野鬼恶魔作怪,死亡的人不举行常规葬礼,请巫师烧尸)老人生命垂危时,家人便为之梳头、淋浴、穿寿衣,亲属守候床前“送终”。死后将遗体移至厅堂,全家举哀,子女央求族人向亲友报丧,择吉安葬。停柩一般三天,请师公做“道场”法事。家贫者则一碗水为之“开路”。死者若是师公,则要请同等水平的师公念咒。

  出殡时请鼓乐歌师送葬,抛撒“路钱”。孝男孝女手持孝棍引路上山。葬后择日请师公引度亡灵上神坛,每日三餐给死者供饭,连续供奉 49天。

  人死后,家人要在死者头前点头灯、为死者梳或剃头、淋浴、穿寿衣,超度亡灵,做道场等。

  平地瑶和过山瑶不同的是,平地瑶要在死者口里放银子,使其下阴间后有钱吃饭。装殓时,在死者手上放少许食物,过奈何桥时,用来对付奈何桥上的狗。师公给死者开光,墓地讲究风水,出殡要讲吉日,无好日子,平地瑶过去有“停灵柩”风俗,遗体入棺密封后,要停柩七七四十九天,多的达数年之久。有好日子才埋葬。

  过山瑶每当老人去世,亲属把尸体移置床边,随即放鞭炮报丧。死者的相关十二代亲属或亲戚闻讯后纷纷来家凭吊。家人为死者“买水”洗浴,巫师为死者念经超渡,然后出殡。这里请法师做道场是有讲究的。一般的死者做一天一夜的道场;挂了灯的死者,做两天两夜的道场;度了戒的死者必须做三天三夜道场。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吴开嫦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4/11/28/99290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