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湘江源记

来源:清远日报 作者:欧阳在衷 编辑:李宗凯 2013-09-02 10:47:20
—分享—

  ■风情画卷

  秋高气爽,去湖南蓝山参加湘粤两省相聚“湘江源”文学笔会,9点钟,我们连州7人从连州中学门口坐专车前往蓝山县,11点多钟到达南海国际大酒店,下午2点半钟,十几辆小车载上六七十人从南海国际大酒店向蓝山紫良瑶族乡野狗岭进发,奔驰在弯弯曲曲的乡镇简易水泥公路上。

  我从车窗往外看,只见大山之间是一块块金黄的稻田,其两边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山下不时有或大或小的村舍,这时我就想起了陶渊明《归园田居》里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居小城的我忽然感觉自己就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有点羡慕陶渊明晚年的隐居生活,突然有退休就回老家神磊山生活的想法。

  小车走出平坦公路后就往大山上,简直进入了竹的世界,只见山上翠竹郁郁葱葱、重重叠叠,竹外有竹,山上有山。不知小车爬了多少个“S”路后就到了一块平地上停下,我一看时间是3点半。看到停车场上是泥沙,场边有一块牌坊。下车走近牌坊一看,那是“湘江源头在蓝山”申报指挥部在今年8月竖立的“欢迎您来到湘江源头”牌坊,那里有一段文字说明:《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其卷13之海内东经中记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这是湘江源头在蓝山的最早定论。近年来,国家开展的水利普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个结论。发源于湖南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岭的潇水河,与发源于广西省兴安县白石乡的海阳河相比:河流要长102公里,集雨面积多2857平方公里,流经地域多一个县,流经地人口多60.1万人。2011年6月,省水利厅下发(湘水提[2011]13号)文件,明确认定: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县。我看完文字,才明白这次笔会的目的。我迫不及待争取第一个走进湘江的源头,但蓝山县文联主席告诉我,还要往山上步行一段泥石路。

  这时,远高处云雾蒙蒙,天上不时落下两三粒小雨滴,我庆幸自己带有雨伞,就与一文友结伴同行,一路上边谈边照相。走在崎岖泥山的斜路上,我就想起自己在连州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在离家十多公里外的瑶岭边陲某一完小工作的情景,那时山路崎岖,泥石不平,下雨之时,举步艰难。在这样的山路一走就是五年,最终走出山区到了县城。

  “到达源头了!”一位湖南作家喊了一声,把我从记忆中唤了回来,忽然听到溪水流动的声音。我一看时间才4点钟,就跟着文友走下小溪。

  我看到小溪水从幽深的树林下流出来,就问身边那位作家:“这里就是源头吗,上面有没有水泉?”“山上很难走,山上的水都流到这里。”那位作家告诉我。

  “原来如此!”我拿出预备的矿泉水瓶,一边装水,一边请欧阳龙贵帮忙照相留念。然后,放下水瓶,用双手捧起水喝了一口,感觉比平时喝的矿泉水还要甘甜。这时,我就联想到柳宗元《小石潭记》的“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更让我惊叹的是,这是的石头似黄蜡石,十分美丽。五分钟后,大家都上来了,天下起毛毛细雨,我和欧阳龙贵只好下山,返回停车场时却没有看到下过雨的痕迹,4点50分上车跟着车队返程。

  我望着车外应接不暇的一幅幅乡土风景画,为自己能到湘江源头走一趟而自豪,更为湘江找到了发源地而高兴,于是低声吟唱刚创作的《湘江源吟》:

  蓝山野狗岭寻源,湘粤骚人探水泉。

  墨客华章皆赞颂,湘江源地定无悬。(连州)欧阳在衷

  清远日报新闻 时间: 2011年10月30日 来源: 清远日报

来源:清远日报

作者:欧阳在衷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