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石,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山峰。也是我们这次湘江探源的核心之旅。三分石,虽名不及泰山的玉皇顶,黃山的光明顶,南岳的祝融峰,但它却因舜帝,而成为一座神圣之峰,神秘之峰。
三分石海拔1822米,又名三峰石,亦名舜峰,俗称舜公石,因三峰分峙而得名。旧山志中记载:三峰并峙如笋,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步履石、马迹石,尤以香炉石最为精美,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峰上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识,疑为舜冢。
带着对三分石的无限眷恋和敬畏,7月11日清晨,我们开始了 “朝圣之旅”。车出县城,沿着舜水河一路往南,便置身于天蓝、山蓝的“大美蓝山”里。
同行的小李说,在蓝山有关以“舜”命名的人文景观甚多,窗外这条穿山而过的舜水河便是。相传当年舜帝南巡时,就是沿着这条河流逆水而上,娥皇、女英沿河寻舜而未果,泪水流成河水,故称“舜水河”。
一路上,小李如数家珍地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有关舜帝与蓝山、与三分石的精彩故事,不知不觉间便来到坐落在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三分石”工区。
工区旁就是高塘坪水库,这里相对平坦,放眼望去,长空如洗,青山如黛,水库碧波万顷,好一幅“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稍作修整,我们便与先前已在等候的向导老高一起,向着三分石方向进发。老高是附近村子的村民,在这里帮外甥做工。他说,以前去三分石的路就是他们修的,前不久他还带小李和一位摄影家老潘上去过。
车子开到一片水竹的地方就无法再行进了。老高说,前面的路塌方了,只能步行。我们徒步前进,路上虽有太阳暴晒,但时而袭来的山风,让人顿感清新、凉爽。
走入大山腹地,青松、杂木、水杉高耸挺拔,绿荫蔽日。是见酷似香炉的香炉石就在眼前,却七拐八拐都没走到它的脚下,大有“看到屋,走到哭”之感。
约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处名为八仙下棋的地方。拐入一条羊肠小道。但听溪水哗啦,老高说,这就是“中河”。沿着中河,我们进入了一片原始次生林中,遍地都是荆棘藤蔓,厚厚的枯叶洒落路间,一不留神就有踩空的危险。阳光透过生长了千百年的古木林荫,与水中点点倒影相映成趣,简直一幅天然水墨画。
走出浓荫密布的次生林,我们便进入了茅草坪。不多时,山势逐渐陡峭,林木矮小稀疏,草莽荆棘增多。就在此时,我们眼前崛起一座高峰,巍峨险峻,耸入云端,峰顶之上挺立着庞然的巨石,在金色阳光中熠熠生辉。我们不禁欢呼:那就是三分石吧?
小李和老高摇头道,这是香炉石,对面才是三分石哩!我们抬眼细细望去,那高峰顶上一端的巨石两头峭然向空凸起,中间下凹,还真有点像香炉。而另一端的巨石腰肥顶圆,神似一面响鼓。据传,舜葬九嶷之后,地神有感于舜帝的功德,特造置香炉石峰于三峰石对面,藉以祭祀舜帝之灵。每当久晴不雨之际,那石鼓便嘭嘭作响,香炉石上就会白云缭绕,似香烟袅袅升起,阵阵甘霖随即洒遍人间。这虽是传说,但也寄托了人们思圣求贤的愿望以及对舜帝的崇敬之情。
小李介绍,香炉石上是观望三分石的绝佳之地,正逢今天天公作美,没有云雾的遮掩,是一睹三分石风采的最佳时机。
登上香炉石,自上而下远远望去,那三分石恰似尾卧于地、腰挺于空、昂首向天腾飞的蛟龙。峰下有七、八个小峰峦呈阶梯式起伏重叠,恰似龙的脊骨从山脚伸展到半山腰;峰腰上部陡峭壁立,如同翩然欲飞的龙身傲立碧空;那峰顶上的巨石底圆上尖,光芒闪烁,神似龙角直刺苍弯。清道光《永州府志》记载:三峰石“映出云端如积玉”,果然名不虚传!相传舜帝南巡之时,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胜。中午时分,他和侍从们在峰头野餐,不觉醉酒。酒壶遗忘在峰头上。有一只大鹏恰巧飞临此山,见有一壶酒,便俯冲下来,用锐利如钩的尖嘴一啄,当下石壶分成三块,化作三分石(三峰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长流不息的泉水,这就是潇水之源。
如今的三分石上,果然清泉喷涌,垂崖倾注如白练悬空,若烟若雾,水流激石,惊浪雷奔。当中一脉,为湘江和潇水之源泉,奔流北去。
小李指着三分石南面的一块巨石说,那就是舜帝的墓碑。我们正在疑惑之际,小李解释,旧府志载:三分石“相传上有古家,以铜为碑,或疑即舜所葬处”。这碑显然不是古铜所铸,也不是人工所为,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碑上也不见有镌刻的文字,但有许多深黑如墨的斑纹密布交织,清晰入目,表明它已饱经几千年风雨沧桑。
此时,我们才恍惚明白,如果以石碑为墓志,以整个三峰石为舜陵,以对峙的香炉石为祭坛,这不恰似人间一幅最壮观的祭祀图吗?
站在香炉石上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向下望去,只见永蓝高速和蓝山的部分村庄,以及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美景等都尽收眼底。那恢弘气势的群山,那波澜不惊的高峡平湖,那盘旋上空的雄鹰都是看得那么真切。
莽莽群山,环峰而列,像披着盛装的热情少女,迈着轻盈的莲步,翩翩起舞,好似要把蓝山湘江源无限风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阳光普照下,那流光溢彩的群山,似翡翠,似玉盘,似群马,似飞船。那高悬于天的三分石则似万绿丛中怒放的花朵,那三支“玉笋”有如花蕊伸展于空,把美丽和芬芳奉献给人间。
记者感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三分石虽不是中国山峰的佼佼者。但它却因舜帝而神秘神奇。因此,成了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心目中的“朝圣之山”。如今,湘江源头在蓝山得已正名,我们何不借此契机,将三分石这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女广而告之?让她的神奇广为人知,让她的幽胜合理开发,将舜帝的遗迹保护修复,让她的美丽和传说供世人去探求去开发去欣赏。
(7月18日刊于《永州日报》头版)记者 饶爱玲 李静 万珂铭 通讯员 李先志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饶爱玲 李静 万珂铭 李先志
编辑:李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