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醉在湘江源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新国 欧显庭 李先志 李学锋 编辑:李宗凯 2013-09-02 10:51:22
—分享—

  5月21日清晨,记者驱车200多公里,来到湘江源头——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岭,一睹母亲河源头的芳容。

  一路上,晨雾像一条条飘忽的丝带,缠绕在座座山腰间。田野上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时而白鹭飞过,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县城到湘江源头所在地的紫良瑶族乡竹林村,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进入竹林村,竹林迎风摇曳,发出“沙沙”悦耳的音律。环顾四周,山峰连绵,葱绿滴翠,幽深静谧,多股山泉自茂林修竹间汩汩流出,在竹林村后山汇成一溪,犹如一条雪白的玉帛,自北向南一路蜿蜒而下,时而平静成潭,时而湍急成瀑。

  我们在村里一块临时辟出的空坪上停下车来,映入眼帘的是两块大石头叠成的石碑,上面书写着“湘江源头”四个大字。蓝山县湘江源头申报指挥部副指挥长、县文联主席李贵日,引我们走到碑前热情地介绍起来。他说,这是县委书记魏湘江去年题写的,石碑下方是湘江源头的地理图。石碑立在竹林掩映的小溪旁,他告诉我们,小溪就是湘江的源头,再往上爬一二十分钟,可看到一个数十米高的瀑布。

  听说山上有瀑布,且路途不远,我们顿时兴致勃发。紫良瑶族乡年轻的女乡长杜静在前面带路,与其说是路,实际上是一条卵石遍布的小溪。我们跳跃着往上攀行,杜静强调说,这条路原来蛮好走的,只是近段山洪暴发冲毁了。不久,我们终于来到了瀑布下,只见清冽冽的水流从大约二三十米岩石上倾泻而下,发出震耳的轰鸣声。记者赶快举起相机摄下这壮观的镜头。司机小何和宣传部小李干脆脱掉鞋袜,淌水爬上瀑布间,双手掬水喝了起来,还不时发出“甜——甜”的欢呼声。记者被此情此景所感染,不顾瀑布溅湿了手里的相机,跟着脱下鞋袜,大胆地探着脚来到瀑布前捧起清悠悠的水喝起来。甜在嘴里,醉在我们心里!

  ■链接

  蓝山:为湘江源头正名

  为找湘江源头在蓝山的证据,蓝山县委、县政府组织多个部门的同志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前往紫良瑶族乡潇水源头、市水文局、老埠头水文站、广西兴安白石乡等实地调查。永州市水文局工程师崔忠凌多次深入到湘江源头跋山涉水搞测量。根据实地了解、咨询、查阅资料等掌握的情况,已能充分证明潇水与发自兴安白石乡的海洋河相比,其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涉及人口均大于海洋河,完全有理由证明湘江的真正源头就是潇水源头。

  2010年初,蓝山县成立了“湘江源头在蓝山”申报指挥部。“湘江源头在蓝山,这不是我们和别人争什么,而是尊重事实,我们要把这个流传千年的错误纠正过来!”5月21日,蓝山县县长冯德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11年,湖南“两会”期间,时任省政协委员、蓝山县科技局局长李松旺提交了一份“关于请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为‘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正名”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2013年5月22日刊于《湖南日报》4版特别关注)本报记者 张新国 通讯员 欧显庭 李先志 李学锋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新国 欧显庭 李先志 李学锋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