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母亲河源头正名——湘江源头在蓝山申报认定纪实

来源:欧显庭 张新国 李先志 李学锋 作者:永州日报 编辑:李宗凯 2013-09-02 11:04:22
—分享—

  湘江,湖南的母亲河,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三湘儿女,孕育着诚实、担当、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两千多年来,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湘江源头在广西兴安县白石乡。

  5月20日,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发布表明,湘江源头在蓝山县紫良瑶族乡。具体发源地在该县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也就是潇水发源地。这一成果,已得到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的权威认定。

  5月21日清晨,记者驱车200多公里,来到湘江源头,一睹母亲河源头的芳容。

  湘江源头在蓝山,《山海经》早有论定

  我们在蓝山县有关部门同志陪同下,驱车赶往养在深闺的湘江源。一路上,青山绿水,相映成幅幅美丽的画卷。晨雾像一条条飘忽的丝带,缠绕在座座山腰间。田野上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时而白鹭飞过,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县城到紫良瑶族乡,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车在一块临时辟出的停车场上停定。走下车来,只见一块写有“湘江源头”的石碑屹立在竹林边的小溪旁。蓝山县湘江源头申报指挥部副指挥长、县文联主席李贵日指着石碑说,“这是县委书记魏湘江去年题写的,石碑下方是湘江源头的地理图。”

  县委宣传部长副部长黄礼伟向我们介绍,早在《山海经》卷13之“海内东经”中,就有关于湘水源头的说法:“湘水出舜葬东南陬(音邹,意为角落),西环之(湘江源于舜的葬地——九嶷山的东南角,环绕流到山的西部)。”可见湘江源头在安葬舜帝山岭附近。

  然而,这一错误为何会延续千年呢?2006年,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在读博士生陈义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地名杂志》(2006年11期)发表《湘江的真正源头在哪里》一文中指出,造成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因为当时《山海经》这种正确的认识并没有引起后世重视。历史上为《山海经》作注的学者很多,著名的有西晋郭璞、清代吴任臣和郝懿行、当代的袁珂等,但谈到湘水源头时,竟然都不顾《山海经》的原意,径直采用了《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等文献的说法,而将“西环”之水比附为“阳海山”附近的“海洋河”。

  后来又有学者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代灵渠的修筑和区域交通格局的变化,将以前原本各自独立的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连接了起来,导致人们误以为湘江发源于灵渠附近的海洋山(河)。因此,《水经注》所说的湘、漓同源,实际上是人们改造自然面貌的结果,与秦始皇为平定南越而修筑灵渠的史实有关。这也从另一方面强化了人们关于湘江发源于海洋山的错误认识。

  为湘江源头在蓝山找证据

  学界的争论,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对此,蓝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由县委办、县政府办牵头,组织县水文、水利、财政、宣传、发改委、旅游、林业、移民、史志、环保、森林公园、文联等部门的同志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前往紫良瑶族乡潇水源头、市水文局、老埠头水文站、广西兴安“湘江源头”等实地调查。并将初步考察情况向市水文局相关专家汇报,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根据实地了解、咨询、查阅资料等掌握的情况,已能充分证明潇水与发自广西兴安白石乡的海洋河相比(便于说明,把发自广西兴安与潇水汇合的湘江暂称为海洋河),其长度、流域面积、流量、涉及人口均大于海洋河,依据国际上河流正源确定的三个标准:一是“河源唯长”,即最长的支流对应的源头为正源;二是“水量唯大”,即水量最大的支流对应的源头为正源;三是与河流的主方向一致的支流的源头为正源,潇水正是与湘江的干流方向完全一致。通过考证,完全有理由证明湘江的真正源头就在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山南麓的潇水源头。

  为给湘江源头正名,2010年初,蓝山县成立了“湘江源头在蓝山”申报指挥部。说起这几年的申报之路,副指挥长李贵日兴奋不已。“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听取汇报,过问申报工作。2010年,县里召开人大政协两会前夕,身为政协常委的我提出湘江源头在蓝山的提案做个发言,得到了县长冯德校的支持。会上,我作的题为《全县积极行动起来为湘江源头在蓝山出力呐喊》的发言,赢得了满堂喝彩。同时,湘江源头在蓝山的申报工作得到了市水文局工程师崔忠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多次深入到湘江源头跋山涉水搞测量,为湘江源头在蓝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1年,湖南“两会”期间,时任省政协委员、蓝山县科技局局长李松旺向两会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请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为‘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正名”的提案,引起广大代表和媒体的关注。

  湘江源头在蓝山的争议话题,引起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有志的高度重视,他通过多方调研和查阅各方资料写出《拨开千年历史的迷雾:湘江姓“湘”不姓“桂” ——为湘江源头正名的建议》,并给时任省委书记的周强写去一封信。

  他在信中说:我院对省委“四化两型”战略的相关材料已通过省委宣传部印送全国两会代表参阅,还将以多种形式宣传省委发展战略。信中还呈上《湘江姓“湘”不姓“桂”》全文。

  《湘江姓“湘”不姓“桂”》一文言辞恳切,希望尽快对湘江源头进行正名,还原湘江源头的本来面目,这一做法既适得其时又势在必行,既有利于贯彻落实省委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要求,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湘江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工作。

  文中表示,为湘江源头正名事关千秋万代。作为作者之一的朱有志表示,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滋润着三湘大地,哺育着三湘儿女,也孕育和承载着厚重的湖湘文化。因此,尽快依据水文科学原则对湘江实行“正本清源”,赋予其法律上的正确归属,是6900万湖南人的重大责任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权威认定,湘江源头在蓝山

  湘江源头在蓝山终于得以拨开层层迷雾。2011年,省水利普查办在开展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时,对湘江干支流关系进行核实、调查;受水利部水文局委托,南京水利科研院利用数字线划图、卫星遥感影像等技术手段,对湘江干支流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复核。结果表明,无论河长、流域面积还是径流量、比降,蓝山县至永州蘋岛河段(潇水)均大于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蘋岛河段(原湘江上游);从河流交汇处河势看,蓝山县至永州蘋岛河段(潇水)也比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蘋岛河段(原湘江上游)更宽。

  依据国际河流正源确定的“河源唯长、水量唯大、与河流的主方向一致的支流的源头为正源”的三个标准,2011年6月,省水利普查办将湘江源头在蓝山的普查结果报南京水利科学院,2012年1月,南京水利科学院复核认定: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县,具体发源地点在蓝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5月20日,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发布表明,湘江源头在湖南省蓝山县紫良瑶族乡。根据这一普查结果,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认定,蓝山县至永州蘋岛河段(潇水)为湘江干流,湘江源头在蓝山县;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蘋岛河段(原湘江上游)为湘江支流。

  “湘江源头在蓝山,这不是我们和别人争什么,而是尊重事实,我们要把这个流传千年的错误纠正过来!”5月21日,蓝山县县长冯德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新闻来源:永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3-5-22 )记者 欧显庭 通讯员 张新国 李先志 李学锋

来源:欧显庭 张新国 李先志 李学锋

作者:永州日报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