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山新闻网5月10日讯(通讯员 聂艳群 欧阳江东)5月9日上午,湘江源瑶族乡高源村支两委在村协商议事室召开了“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暨“乡村振兴”月例会。联系该乡并入驻乡委员工作室的县政协党组书记、政协主席刘素萍出席会议,乡党委政府、县政协办、乡村振兴局、交通局负责人及部分少数民族界别委员、部分村民代表参加会议。
高源村是今年全县六个“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全村辖4个自然村,9个组,220户,853口人数。党员24个,山林面积12770亩,耕地650亩,是典型的山区村。该村地理位置特殊,是通往“蓝山谷”景区的必经之地,生态环境优良,换届后的村支两委班子有朝气,敢担当。按照打造“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标准,县乡村振兴局安排了该村第一期建设项目,拟实施一个村门牌、修护一段河提、改造一段过村道路和一座桥,预计投入项目资金100多万元。该方案公布后,引起该村强烈反映,大部分群众反映修河提架桥不如将村里的排污排水设施改善好,将通往2-3组的路修好,这两个组共有47户180多人,通组道路坡陡安全隐患大,特别是校车接学生危险大。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指导该村启动协商议事决策程序,按照市域社会治理总方案总要求,发挥乡委员工作室和村协商议事室的作用,决定召开这次“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暨“乡村振兴”月例会,确定“乡村振兴具体实施的项目”为协商内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形成一致意见,推动项目建设。

会上,村干部、村民代表、委员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大家对高源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充满希望,期待项目早日动工,惠及全体村民,并对规划与建设项目提出一些很好的意见与建议,一致建议取消架桥项目,增加村排污项目,与会的乡党委及乡村振兴局交通局负责人表态全力支持高源村项目建设,尊重村民意见,积极采纳这次协商议事成果,即同意对第一期建设项目进行调整,确定为建设三个子项目,即一个村门牌及沿路庭院建设、一段河堤风光带、一段过村道路拓宽白改黑、排污管网建设。至于村民们提出的通组道路、古树保护、立面改造、道路安全隐患消除等,安排在下步规划实施。随后,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了高源村建设项目中的“村口标识牌选址、路面加宽及排水系统优化施工”等现场,察看了村民反映强烈的村庄河道防洪防涝堤坝的安全情况,在现场,委员们与村民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希望广大村民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支持项目建设,真正朝着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愿景而努力奋斗。
刘素萍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两级务必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项目和创建省级示范点的目标与任务,紧抓“五位一体”乡村建设工作落实。对这次例会协商监督的成果、议定的事项运用好、落实好。第一阶段要实施的三个子项目,要坚持问题导向,克服困难,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的主体作用,赢得群众的支持,为进场施工创造良好环境,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要求乡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多加强指导督导,力争在“七一”之前完成第一期项目任务。同时要求乡村两级要统筹抓好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疫情防控、耕地抛荒、防洪防汛等工作。
来源:蓝山新闻网
作者:聂艳群 欧阳江东
编辑:雷思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22/05/11/1124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