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蓝山县分站11月3日讯(通讯员 李志威 黄莎)“我们的作业比上个学期少多了。”“我现在终于有了空闲时间去参加美术兴趣班了。”“我觉得比从前轻松多了,精神也好多了。”……班会课上,蓝山县湘江源中学2005班的同学正在交流学校落实“双减”的感受。
据了解,为落实“双减”要求,蓝山县湘江源中学不断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减负提质”措施。主要是从这四个方面落实“作业减负提质”目标。
一、严格要求作业限时限量,实现学生作业“全方位监督”。按照“双减”政策要求,学校对学生每周作业的次数做出的限制性的规定,严格要求学生每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设立举报电话,在校内张榜公示并发家长群,接受师生和家长的监督。同时召开各班学习委员会议,要求学习委员每天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数量、时量”如实登记,如有违规则扣除相关教师绩效考核分。
二、加强推进作业分层分类,实现学生作业“超市化选择”。学校要求老师把作业形式划分为“必做作业+鼓励做作业+选做作业”模式,增强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同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再根据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提倡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实现学生作业“超市化”模式。
三、积极创新作业评分评价,实现学生作业“多维度评价”。学校积极创新学生作业评价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学生自我批改、小组评价”“教师全批全改、整体评价”“教师面批面改、个性评价”等形式,要求学生对做错的作业及时订正,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
四、动态管理作业质量数量,实现学生作业“高品质定位”。学校要求教务处负总责,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定期对本教研组老师布置作业的数量、质量及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进行评估、研判。去除“重题、难题、偏题、怪题”,并进行重组优化,汇总到学校建立的精选题库中,作为学校的共享资源。
来源:红网蓝山县分站
作者:李志威 黄莎
编辑:彭庆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21/11/03/1035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