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潇湘寻源野狗岭 盐道觅踪万年桥

作者:路人@行者 编辑:李宗凯 2018-06-28 11:00:41
新蓝山
—分享—

  

  "莫望零陵路,千峰万木中"(送梁侍御巡永州/ [唐] 刘长卿)。自古永州当楚粤要冲,秦筑驰道,汉开峤道,径捷岭南。而今,辉煌了千年的驿道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渐渐地或被毁灭、或被淹没、或被掩埋,至今只留下点点滴滴的遗址。其中永州市蓝山县城西南10公里有一条大峡谷——萌诸山脉羊车岭峡谷,峡谷之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凌空飞渡——万年桥。万年桥桥身造型古朴大方,气贯长虹。石桥下游30余米有一瀑布自崖壁上倾泻而下,宛若银河天降。古桥西岸,原有积寿亭供过客休憩,八根方形石柱沿石壁而立,香樟木梁,青瓦盖顶,石板铺地,石条为椅,亭内置有整石凿成的巨型茶缸,重约千斤,可盛凉茶七担,供过往行客饮用。因为年代久远,桥上长满青草和荆棘,石桥与两边的山峦已经浑然一体。岁月悠悠,藤蔓萋萋,却难以掩盖当年人们筚路蓝缕、众志成城兴建“德政”工程的历史。万年桥系青石砌单拱石桥。桥基建在舜水河两岸30余米高的悬崖上,石桥跨度17米,拱顶至河床14米,宽7.3米,厚1.1米,圆弧半径8米。河西桥基在悬崖巨石上凿槽而成,河东桥基因正对水流冲击方向,因此除凿槽下基外,还加砌了一堵长6米、高2米、厚0.8米的护基石埠。

  明朝隆庆年间,羊车岭峡谷是衡、宝、永诸州南下广州经商挑盐的必经之道,每天过往客商、挑夫络绎不绝。在生产力低下,交通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人们肩扛手提,用双足“丈量”着这条跨省的道路,几百年间,这条路上浸透了挑夫们的血汗,有不少人因为辛劳过度,倒在路上。而最令人犯难的是过舜水河,舜水河上最初只有简易木桥,木桥屡屡被山洪冲毁。于是,修一座永久的石桥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一个愿望。清乾隆53年,县吏梁群长等人发起募捐,雇匠凿石,用工万余,耗银千两,于乾隆55年建起了一座石拱桥。道光6年,当地人彭与龄父子及陈太虚等人在桥面加砌石栏,并立碑于桥西,镌文“万寿无疆”,故俗称“万年桥”。故经数百年山洪冲击,石桥仍然固若金汤,丝毫无损。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湖南不产盐,历代朝廷规定湖南“例食淮盐”。宋熙宁初(1068~1073),淮盐因运道遥远,常难及湘南,“民多淡食”,便由永、郴入连州“盗贩粤盐”。逐渐形成了颇隐蔽而便捷的永连、郴连盐道。其后每因淮盐不继,永州、郴州、衡阳、长沙、邵阳乃至江西均有人往广东连州、仁化等地挑盐,“唯以永州府辖各县为多”。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陈友谅据武昌,淮扬盐不继,粤盐准通于衡阳、永州、宝庆三郡。明清以来,或因战争梗阻运输,或因盐船延迟不继,境内几度改食粤盐。盐道因此成为常道,或官府出面、或商贾出资拓整路面、修沟排水,道路得以改善。永连盐道是永州、宝庆、衡阳、长沙等地挑夫商贩南下广东挑盐及商旅的大路,又称为“两广挑盐大路”。其道由府城东门邮城,经菱角塘、铲子坪、廖家桥、大麻江、侯坪、清水桥、柏家坪、禾亭圩、金田洞、万年桥、猫仔冲、南风坳、钩挂岭,至广东连州星子圩。全程275公里,挑运时间为1个月左右。故俗谚有:“挑盐一百一(斤),往返一千一(里),斤盐担米钱。”永连盐道蜿蜒盘旋于山岭间,多处皆青石板铺成,路幅1.5~2米,两人可并肩挑行。如今我们开车沿着永连公路,透过车窗,还能看到散落在乡间那些古道古亭,夕阳西下,一道残阳穿过那颓废的古亭,心里默然起敬,古盐道凝聚了多少挑盐工的血和汗,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有多少人劳累过度,客死他乡,又有多少人在路上被强盗杀人越货,冤死他乡。永州古盐道,是中国最艰辛的盐道之一,要跋山涉水,翻过崇山峻岭,来回500多公里,要经过一个月时间才能到家。古道上的每一块石板,都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关于盐的故事。如今永州古道的线路还时断时续地存留着,经历千年风雨洗礼的一些遗迹还星星点点分布在古道的线路上,一如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散落一路,沾满了岁月的尘埃。

  万年桥的修建为湘粤两地人民交流通商解决了一大难题,为当时处于贫穷落后的湘南粤北偏僻山区文化、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主动脉的作用。它既解决了湘南诸州吃盐的困难,也打开了湘南农副产品的沿海销路,并将沿海的产品、文化引入内地山区,为湘南人民生活翻开新的一页。由于万年桥是露天桥,行人爬山越岭至此无处休息。几乎在同一时期,当地人还修建了一座“积寿亭”。亭内置石茶缸一个,可盛茶七担,供过往行人无偿饮用。亭子石柱刻有楹联: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蓝山万年桥是古代交通建设上的一次壮举,而当时人们本着积德行善、服务公众的朴素观念修建石桥也成为后世发扬光大的范本。永州的千年古道,刻满古风的痕迹。古道悠悠,马帮千载,千年的驼铃已经远去,而古道所根植在永州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将在今天而至未来,不断焕发出更加耀目的光彩。(作者:路人@行者)

 

作者:路人@行者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