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里,多么有诗意的村名,位于西外之西,是一个具有1500年历史的古村。因三蓝八景之“富阳平畴”而家喻户晓。
“富阳平畴”即富阳里一带的良田。这里苗秀含风,旷野平远,以“春如绿毯,夏似碧毡,秋献金盆,冬镶银盘”而著称。旧志里说:“县境丛山众壑,亦奥亦旷。郊野大开,富阳平畴,独标佳景矣。离城二三里,山村带郭,万顷前横,钟流外绕,无波冲之患;而岭脚导沟,平曲嘉阴,旱亦无虞。”自古以来,人们对“富阳平畴”颇多题咏之作。明代蓝山县令王元寿诗云:
十里郊原傍水濆,苍藤夹路挂斜曛。
草茵雨湿平如掌,麦浪风翻白似云。
山涧绕田寒玉泻,岩荫枕树翠烟分。
千家荷锸归来后,几处樵歌野外闻。
这里历来都是富庶之地,良田万顷,水旱无忧,人烟稠密,商贾云集。
六月的清晨,沿舜水河逆流而上,向富阳平畴进发。
漫步舜水河畔,一边观赏两岸风光,一边享受江上清风,一边思绪到天涯。
在建项目“沿河风光带”东起于赤蓝桥锦鸡围,西至于南门外老圩坪,全长不足2000米,却建建停停,历时五载,尚未竣工。
锦鸡围是蓝山县36名胜之一,是一座天人合一的河边小村。村边几栋外装修为中国红的三层楼民居,下边停放着两部小车,掩映在香樟翠竹中。河边有一门楼,上有一联,书法苍劲古朴:
眼前突兀舜水榴峰画卷
身后蕴藉楼房都市辞章
蓝山人喜欢拿“舜水”说事。像城东有“古城烟树”之称的城腹村雷家,其宗祠门联为“仰对古塔瑞霭馥腾鸣雏凤,俯临舜水祥波辉映起卧龙。”城北都垄庙的观音阁,莲花座上有一个精致的千手观音,两边台柱上的楹联为“敬佛唯诚舜水情钟南海境,惊天以德夔龙礼法普陀山。”蓝山人对舜水河的喜爱之情于此可见一斑。
舜水河两岸的风光果然不错。河这边是城郭,河那边是村烟。近处碧水悠悠,远处群峰绵绵。晴空如洗,江风劲吹,群山静穆,白云飘飞,在舜水都山之间投下飞行的云影。竹韵依依,新建的三四层高的民居林立,或红或白,使城区周边的乡村与城镇完全融为一体,洋溢着现代气息和蓬勃生机。河堤之上正在修建大理石护栏,护栏的两柱之间是阳刻的画卷,有兰花、风荷、翠竹、祥云等好几种图案,充满着蓝山特有的情趣。
前面有一团浓得化不开的绿荫,那是塔下寺周边香樟古槐伸向路中央的绿枝。高高翘起的屋檐,那是观澜亭。一面粉白的墙,那是古刹的门楼。大雄殿掩映在绿树丛中,俊塔的上半身在碧空中破云而出,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深情地凝眸着变迁中的三蓝大地。路边的古树爬满青藤,随风而舞。目下正是槐花待放的时节,羽状的槐叶在江风中翻滚,脚下似乎突然间铺满了秋槐的落蕊,让人忆起儿时乡间妈妈制作的美食——槐花糍粑。
寺旁有一块几十亩的空地,那是准备兴建文化广场的用地。再往前,路上停放着备用的路边石,用来隔离路面与绿化带。据说沿河风光带中间铺炒石,两边铺大理石,并种上绿化树,树下还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憩。市民期待着工程早日竣工。
河岸上很多人在晨练。一位青年女学生,身着白色运动服,在奔跑,青青秀发在风中飞舞,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两位男女并肩而行,什么声息也没有。女的头发苍白,看上去比那男的长很多。有人说这是母子,儿子每天陪母亲散步。有人说这是夫妻,女的比男的大好几岁,他们像时钟一样定时出现在河边,演绎着情深深的姐弟恋。三五个老人在路旁聊天。一位挺英气的老人说:前天清晨,看见新任县委书记何冲龙一个人来河边散步,督查风光带建设进度。另一位个头不高的老人说:这位新来的何书记喜欢微服私访。刚来蓝山时,经常一个人下乡视察。有一次去尚屏,还没有过吊桥,就让司机把车停下,然后一个人去乡政府视察。乡里的干部见他衣着朴素,且操外地口音,以为他是外来务工人员,闹出许多笑话。一位须发全白的长者说,听说这位何书记也是泥腿子出身,对老百姓有感情,是难得的好官、清官。
清清的舜水像一条玉带飘拂在城郭村烟之间,让人想起杜诗中一首潇洒流逸的轻松之作: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再往前,需放轻脚步,前面有两位50多岁的男子在垂钓。
近些年,舜水河河床上升,河水下降,河床生态遭受彻底破坏。水草消失,河鱼少了很多,口味也没有以前的鲜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河中洗澡,河鱼就会来叮你咬你。深秋时节,红辣椒炒干河鱼,那是让人魂牵梦萦的美食。
越过东门大桥,继续前行,前边就是富民桥。县城塔峰镇,也可以称作三桥镇。从锦鸡围到老圩坪,之间不足2000米,却有三座大桥沟通两岸。东门大桥是一座梁桥,最宽敞,流量也最大。塔下寺大桥最具古韵,风景最美。富民桥最有个性,桥上有亭,亭中有椅,坐在亭中休息,最能享受江上之清风。桥跨舜水,亭照榴峰。向南看,凤山后边的石榴峰气势恢宏,轻烟袅袅,英气勃发。向西看,巍巍西岭,是蓝城天然的屏障。正如一首校歌所唱的那样:
都庞屏障古南平,
舜水接湘清。
山川奇秀钟贤俊,
仰前哲奋志云程……
桥南岔道口,传来弦歌声。“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寻声暗问弹者谁?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70多岁的老者,坐在塑料椅上边拉二胡边演唱。前面一个支架,架子上放着残破的歌本。老人忘情地唱着,歌声中透着一份离伤,一份苍凉。这是一位姓萧的空巢老人,自言来自总市乡界头村,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他留在县城陪孙儿读书。每天早晨骑自行车来这里消遣一小时,自得其乐。这是一位虚心好学的老人,为了学习吹拉弹唱,他进过器乐班,拜过很多老师。最近两早晨,他又得到南门外一位南郭先生的悉心点拨,让他美得心花怒放。没想到,在这荒郊之野,竟能遇上高雅之事。
越过富民桥,继续西行。发现老圩坪以上的河段正在重修河堤。去年8月,蓝山遭遇百年难遇的特大山洪,致使舜水河床被填,河堤被毁,县城被淹。现在新河堤已经修到了半洞村,河道也在清理中。两岸冲毁了许多良田,野草丛生,能藏龙卧虎,下面是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马卵古”陈列馆。火红的美人蕉在野草间怒放。
这里的河水清澈透明,浪花雪亮,让人萌发下河戏水的冲动。河床水浅之处有鹅卵石围成的方阵,那是小朋友游戏时创造的杰作。河风劲吹,河水清且涟猗。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舜水滨。江风中清香袭人,淡淡的,像是粽叶香,又像是荷叶香。此情此景,让人想起王元寿的另一首诗:
绕郭清溪千涧分,波光月色白纷纷。
垂珠堕峡疑旒缀,乱彀穿沙错黼文。
流汇潇湘俱漾碧,沫飞都峤半成云。
潺潺激石声清越,恍惚虞弦入夜闻。
从这里看过去,河之南是高阳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河之北是富阳里,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村。谈到历史,富阳人都会自豪地说:先有富阳,后有蓝山。楚南古邑蓝山,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名南平。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蓝山。而成氏始祖成景隽、二世祖成昭明于公元527年南迁定居富阳里。据说蓝山来得较早的4大姓氏为成陈朱彭,富阳的固定“成”名列首位。成氏源于周文王,盛于上谷郡。富阳人经常说:“平畴遗绩古,上谷起灵长。”富阳平畴自古以来就是肥沃之野,富庶之乡,繁盛之地。从成景隽、成昭明到而今的章字辈正如50代。41世起辈分排行为:
廷先俊秀士,天兆纯良章。
克家宏绍述,积庆本经常。
永传贤才嗣,和顺祥瑞长。
学统遵周鲁,声名楚汉扬。
宋仁宗时,景隽公18世孙成德豪为官廉州,卸任后,携父母迁凤源坊,即今有人口5000余人的成家村。明朝时期,凤源坊29世孙成子富奉命任广东香山知县未归,后人择居连州大路边,至今人口4000余人。18世孙德本留居富阳,27世季字辈开出如今的用华实珍康端6房,以溪水为界,析居于水楼脚、排楼脚、狮子楼脚。狮子楼原有石鼓一对,长3尺,宽2尺,鼓面直径2尺,上有一对精美小狮子,前几年被盗。如今富阳村300多户,1500多人。成氏后裔遍布湘、粤、桂三省。
如今的富阳平畴,是湘江源生态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产业种植基地,主产优质葡萄。生产采用新工艺,葡萄之上,有支架,支架之上,有地膜。由远而望,银妆素裹,田园如画。
此外,富阳村还有养殖大户、水产大户和种粮大户。也有办厂的、经商的、搞建筑的,开酒店的,农、工、商、贸齐头并进,使富阳村迅速富裕起来。整个富阳村,除了村委主任成克倡收藏的两栋明清古居外,村民均已重建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居。一座具有1500年悠久历史的的古村,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从舜水河岸向富阳村行走,中间有一小桥,桥面上有一行字:过桥不忘架桥人。在田畴之中,保留着一条麻石古道。
正在耕作的农人告诉我,这条麻石古道正是以前由西外村过岭脚铺下广东的挑盐大道。县志中载,明清时期,湘南食粤盐。由蓝山过连州,中间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挑盐商道,由蓝山过万年桥、过南风坳到连县,180里,挑着食盐每天走60里。沿途强人出没,匪盗猖獗,唯独对挑盐者网开一面,盗亦有道哉,此乃大盗。
麻石古道在农户的豆角篱边向西外村延伸。
在水楼脚前面,有几亩荷塘,田田的荷叶挤满了荷塘,白的、红的、粉的,荷花怒放着,开得炫目,美得惊艳,震撼人的心灵,让人终生难忘。站立池边观赏,风吹荷动,香气袭人,真正的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以前读过的写荷作品一齐涌入心头,并在瞬间顿悟。
如《诗经•国风》中的《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屈原《离骚》中的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或以花喻人,或以荷自况,都是清丽高雅之词,古人恋荷之情于此可见一斑。
还有朱自清的名文《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过比喻、比拟、排比、通感等手法充分展示出清华园的荷叶、荷花、荷香之美。
还有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多想化成一只红蜻蜓,整天徜徉于荷塘之上,细细地观赏每一朵荷花,累了就憩于荷桃之上。
而今正是赏荷的最佳时节。富阳之荷,花比叶高,莲蓬更高。荷桃硕大,花开如盆。白的素雅清淡,红的艳而不俗,粉的娇而不媚,朵朵绚丽,娇艳欲滴。蓬高蕊多,莲子粒大。江风劲吹之际,荷叶、荷花、荷桃、荷蓬随风而舞,盈盈荷瓣风前落,青蘋之上荡轻舟。
行走在荷塘四周,久久不能离去。脚下有蛙儿扑通扑通跳下水。清清的溪流,是穿越富阳村的山泉水。青青的水草,柔柔的在水底招摇。田园里出奇的静,除了蛙鸣,什么声息也没有。这让我想起了一首宋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伫立于荷香之中,我完全融化在田园的诗情画意里。
(作者:吴令升 蓝山县职业中专语文教师)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吴令升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