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种田父子兵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杨雄春 编辑:李宗凯 2014-03-04 16:27:30
—分享—

  红网蓝山站3月4日讯(通讯员 杨雄春)  “今年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共享销售渠道,统一卖到广东沿海市场每吨谷子能多卖200多元,还想在周边多包一些田。”3月4日,正月刚过,蓝山县竹管寺镇总市办事处近江村23岁的小伙封海飞就着急地拉着父亲来到村口的水田商量。

  1990年9月出生的封海飞是个不折不扣的90后。2012年在广东打工5年的他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回家创业。听说现在种田用机械操作,他和父亲封小利商量,由父亲负责田间管理技术,封海飞负责农业机械驾驶,父子俩组成种田搭档。2013年初他们在村里包下了400多亩田,种下了200多亩天龙一号早稻和200多亩优质象牙中稻。

  喜欢开车的封海飞在技师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各种农机的驾驶技术,投入25万元买回了3台拖拉机、1台插秧机和一台收割机。驾驶犁田机耕田一天能耕12亩,比手工时代提高了11倍。自从使用插秧机后,再也不用为半亩田在田里弯腰蹲一天了,300多亩田10天就能搞定。机械收割更是如虎添翼,一天收割30多亩不成问题。

  45岁的父亲封小利主抓稻田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禾苗也长得特别壮实。眼看着早稻的丰收已成定局,无奈天气预报说8月中下旬有暴雨,为了使早稻免于遭受暴风雨灾害,只能在早稻还没有完全熟透的情况下提前收割,每亩只有700多斤。

  总结了早稻的种田经验,他们对晚稻的田间管理更加用心,提前做足了预防钻心虫等虫害准备,晚稻收割时每亩产粮1100多斤。2013年父子俩卖出225吨粮,除去灾害损失和机械折旧,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

  “加入合作社一起科学种田是农业发展新趋势,今年我们合作社还将投资安装一套稻谷烘干和大米加工设备,把稻谷加工包装成大米后销售,产值有望提升10倍。”在塔峰镇同心水程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室,理事长陈昌军把算盘打得山响。

  封小利对父子俩种田充满信心:“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我们又在村里增加了200多亩承包田。”

  谈起回家和父亲种田的生活,封海飞感慨万千:“以前在外打工天天加班,没有休闲时间。在家种田只需要忙足9个月,还有3个月时间可以给自己放一个长假,收入丝毫不比在外打工差。”

  “高中毕业后我也在家里给爸爸和哥哥帮忙,学开犁田机和收割机。”刚满16岁的弟弟封海光对哥哥羡慕极了。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杨雄春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4/03/04/993613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