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蓝山站6月30日讯(通讯员 杨雄春 沈景兰) “实行科学种田后,一天可以插6亩田,比以前提高了5倍。”火市办事处牛栏塘村党员刘丽芳高兴地说道。6月30日,刘丽芳和丈夫黄传球正在对最后一批复垦水田进行中稻补种。刘丽芳在村里承包了115亩水田,承包闲暇时还帮其他的农户耕田。科学种田使她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2012年她被省农业厅授予“农业科技示范户”称号。
2台犁田机、1台插秧机、1台收割机就是刘丽芳科学种田的四件“利器”。早上5点钟起床,晚上7点钟回家,已成为刘丽芳的习惯作息时间。常年的风吹日晒使这一对70后夫妇皮肤变得黝黑,但开着耕田机器在水田里纵横驰骋立即使她们变得快乐无比。为了提高种田效率,2011年刘丽芳和丈夫买回了一整套种田机械,从犁田、播种、插秧到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有了种田“机器人”,种田效率大大提高,以前两口子插一亩田要一天多,现在不到一个小时就插完了。
科学种田让村民看到了新希望,许多村民主动找上门来请刘丽芳机械助耕。村支部书记黄院生就是刘丽芳机械助耕的服务大户。“今年承包了140多亩水田,大部分请机械耕田,少部分机械去不了的烂泥田就用软盘抛秧,一人一天可抛秧一亩,是人工插田速度的二倍。”黄院生说。牛栏塘村靠近舜水河下游,遇上涨洪水河边的水田大多被泥沙掩盖,不少农田因此变荒。黄院生2008年起带领党员干部在河边开荒垦田,已恢复水田近100亩。如今牛栏塘村400多亩水田基本种上了水稻,一些位置较高的旱地则种上了各种小菜。
“原来牛栏塘村有种蔬菜的传统,县城的蔬菜大部分产自我们这边。今年我种了10多亩蔬菜,每亩蔬菜收入是粮食收入的2-3倍。”据黄院生介绍,村里成立了建辉科技蔬菜种植合作社,已和农户签订协议租地300亩,稻谷收割后改种马铃薯、白菜等时鲜蔬菜,并试种30亩反季节大棚蔬菜专供广东沿海市场。
牛栏塘村还结合开展“三转三解三忧”和“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活动,在村活动中心开设了农业学校,农闲时期组织农户观看科学种、养视频,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牛栏塘村现有养鱼、养羊、养鸭专业户8户,香芋种植大户1户,并投入17万元硬化环村道路700多米,投入16万元修建灌溉水渠1200米。不少农民还买起了小车,住进了小洋楼,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杨雄春 沈景兰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