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蓝山县森林公安局奋进赶超纪实
他们曾经将青春和热血播撒在扎根的深山丛林处,他们曾经怀揣着无数的梦想和荣耀。而如今,他们又无悔地用自己一生的忠诚和执着,默默地守卫着那一片片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绿色家园。多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自己的诺言,他们用无比的智慧和勇气奋力为林业保驾护航,他们就是森林资源的“忠诚卫士”———森林警察。
近年来,县森林公安机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林业、公安中心工作,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不断强化林区社会治安管控,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违法犯罪活动,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2009—2011年度,我县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可喜进步,连续三年荣获永州市人民政府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县森林防火指挥部被评为湘、粤、桂三省(区)边界护林联防工作“先进单位”。在2011年清网行动中,县森林公安局荣获市、县公安局“先进集体”称号。
虽然成绩并不惊人,但是它却来之不易。你可知道,这份荣誉是一群年龄界于“不惑”和“知天命之年”的森警以赤诚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所换来。它诠释了坚忍不拔、无私无畏的森警之魂,它凝聚着蓝山森林公安队伍团结拼搏、奋勇当先的豪迈气概。
◆思变——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奠基工程”。蓝山县森林公安局能够取得今天翻天覆地般的发展和进步,靠的就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抓整顿,稳队伍。受“7·24”事件的影响,过去较长一段时间,蓝山县森林公安局各项工作比较被动,人心涣散。2008年以来,新一届班子痛定思痛,认真汲取“7·24”事件的惨痛教训,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在查摆整改问题上。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报告工作、召开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全体民警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定期开展季度调研,中层以上干部每季度撰写调研文章,总结经验,谋划工作,查摆问题,改正不足,着力解决了人心涣散、纪律松弛、士气低落、执法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全局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抓管理,树形象。坚决贯彻执行“从严治警”的方针,严格内部管理,狠抓学习教育,把“五条禁令”、“八条铁规”、“六个一律处理的规定”作为队伍建设的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努力解决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现象,坚决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以量化为前提,以考核为手段,以评定等级为主要形式,把全局各项工作全部细化、量化的各岗位,通过考核评定把全局股室和民警划入优秀、一般、落后三个等级,从而实现全员额、全方位、全过程的一种管理机制,极大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学习,强素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契机,狠抓政治理论学习,争取达到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半个工作日,民警自学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的标准。经常组织民警参加省、市、县组织的业务学习轮训活动,牢固掌握并熟练学习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熟练掌握网上执法办案系统操作知识技能,逐步学会运用“三懂”、“四会”群众工作方法。“三懂”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四会”即会化解矛盾,会调节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进一步了提高民警的政治思想觉悟、业务素质水平和为民办实事工作能力。2008年以来,县森林公安局逐步迈上整体局面良好、工作机制健全、队伍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
◆突围——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如何破解制约发展之“瓶颈”,如何实现在逆境中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成为森林公安亟需面临和解决的一道难题。
抢抓转型。2008年来,蓝山县森林公安局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大胆地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手,努力争取省、市编制和公安、林业等部门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与支持,积极倡导体制机制改革,并率先成为全市森林公安机关第一批由事业编制向政法专项编制成功转型的试点单位。2009年5月,经省、市、县批准,原蓝山县森林公安分局更名为蓝山县森林公安局,并核定政法专项编制25人,这标志着蓝山县森林公安局成功渡过关键转型期。狠筹经费。公用经费是机关单位生存发展的重要命脉,有效解决经费问题是促使森林公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近年来,经积极汇报争取,在省委政法委、财政厅和省、市林业、公安等部门以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县森林公安机关纳入了政法经费保障和政法转移支付补助范围,办公办案经费得到了保障。2008年起,县森林公安机关办公经费实行单独核算,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2009年,民警办案公用经费按人均2.5万元的标准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享受行政公安同等的经济待遇。重建机制。把组建强有力的班子队伍和着力提高民警政治待遇作为重中之重,充分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蓝山县森林公安局已明确为副科级机构,主要领导进入县林业、公安局党组,并实行高配。同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经民主推荐、群众测评、组织考察,已有7名同志提拔为副科级领导职务,5名同志走上了中层领导干部岗位,彻底摒弃了过去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颓废消极思想,进一步增强了森林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奋进——着力开创崭新局面
如果说低谷是我们必须迈过的一道坎,那么,当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我们将不再彷徨,不再忧伤。近年来,蓝山县森林公安局通过创新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开创了崭新良好的工作局面。狠抓执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实现公安工作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根本途径。”2008年以来,针对过去存在的不破不立、立案不实、滥施罚没、以罚代法等突出问题,蓝山县森林公安局从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加强执法质量监督考评做起,紧紧抓住影响执法质量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集中组织民警普遍进行自我剖析和典型案例剖析,通过总结经验、攻坚克难、集中整改,全局民警的执法质量和办案能力明显提高。近五年来,民警从未出现超期羁押、刑讯逼供或办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以及错案冤案等现象,有力维护了森林警察的光辉形象。严抓打击。按照“哪里问题突出,就整治哪里,哪里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工作思路,相继组织开展“雷霆行动”、“护绿行动”、“火案二号行动“和“春季攻势”等专项行动,对于毁林违法犯罪行为,坚持做到“露头就打,违法就罚,犯罪就抓”,有效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秩序稳定。近五年来,共接警2190次,依法查处涉林涉火案件815起,其中,立森林刑事案件398起,已破370 起,刑事拘留350人,逮捕355人;查处林业治安案件84起,治安拘留45人,其它处罚42人;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33起,处理林政违法人员350人次,没收无证木材2400立方米,处理违章用火9人次,成功调处涉林涉火矛盾纠纷42件,处理突发事件75件,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27000万元。尤其是2011年“清网行动”取得了可喜成绩,6名网上在逃嫌犯全部被抓获,追逃率达100%,得到了省、市、县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
◆崛起——着力构筑美好未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又一春。沐浴着时代的春风,蓝山县森林公安正扬帆远航,乘风破浪,我们始终相信,森警们一定会携起手来,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昂首阔步前行。
———警力更充足。2012年,蓝山县森林公安机关新招录派出所民警4名,预计2013年以后将逐年扩招。
———装备更有力。2009年-2010年,新购买警车3台、森林防火指挥车和运兵车各一台;购买添置了数台电脑、数码相机、打印传真复印自动化一体机、多媒体投影机等办公设备。
———派出所建设更规范。2011年4月起,预计投资60万元启动实施森林公安派出所项目建设工程。目前,楠市派出所已竣工,其他两个派出所已完成选址、布局、规划等。(县森林公安局 刘寿骞)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刘寿骞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