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湖南 | 蓝山:建“新”路,走“兴”路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雷思 2024-11-04 22:56:37
—分享—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文斌 刘文娟

蓝山县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以“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不断延伸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着力铺就一批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走进蓝山县湘江源瑶族乡桐村,一条从新山田村至桐村的崭新水泥路将高源村、坪源村串联起来,沿途错落有致的村居和自然风光、农田融为一体,构成一道如诗如画的公路风景线。

“以前通往村里的道路崎岖狭窄,会车困难,群众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都不方便。”湘江源瑶族乡桐村党支部书记赵昌宏说。为改善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2022年村“两委”积极向相关部门提交新建道路申请,县委、县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将该路段改造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筹资金200余万元,新建总长度3.8公里,路面宽5米的崭新水泥路。

“以前道路不好时,出行不方便,农产品也运不出去。如今道路好了,很多客商进村来收购农产品,日子越过越红火。”说起修路带来的变化,桐村村民李富军喜笑颜开。

新建道路在为桐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方便周边村民来桐村小黄姜基地务工。“小黄姜采收时节,随时到桐村务工。”新山田村龚艳开心地说道。

道路条件的改善,让投资桐村的种植大户信心更足。蓝山县塔峰镇绿源村小黄姜种植大户盘付发说:“2021年我在桐村种植20多亩的小黄姜,以前道路不好,小黄姜运输耗时且成本高,都是桐村姜农上门送小黄姜;现在道路条件改善,我上门收购,还准备今年再扩大小黄姜种植面积40亩。”

在蓝山县荆竹瑶族乡江源村,一条宽敞整洁的崭新水泥路盘山而建,直达村民家门口。江源村党支部书记赵雪旺介绍,“以前通往村里的路是一条徒步泥沙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严重影响和制约村民的生产生活和村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村“两委”积极向县交通运输局争取资源产业路项目,在多方努力下,总投资400余万元,长6公里、宽4.5米的入村水泥路,于今年5月份正式竣工通车。

道路条件的改善也增强了乡村投资吸引力。赵雪旺说,“江源村具有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及深厚瑶族文化底蕴,目前已有4个老板有意向来村里投资发展文旅产业。”

“旅游旺季,每天都有游客到我这边休闲玩耍,日子越过越红火。”江源村水雲福居农家乐老板李新香开心地说道。

“现在路好了,农产品‘走出大山’不再难,更多的人都愿意回家乡发展产业。”江源村村民邓忠云说。

桐村、江源村变化并不是个例。蓝山县委、县政府聚焦群众最盼、最急、最忧问题,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清单台账,明确包抓领导及职责,用心用情用力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6993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3公里,完成桥梁改造6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4.6公里,实施农村公路修复性养护工程68公里。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雷思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