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秋妃 徐康妮 谢琛 王艺霖)连日来,在蓝山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驾驶农机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双抢”景象。
走进塔峰镇竹市村广袤的稻田里,放眼望去,遍地金黄,一簇簇谷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吹过,掀起浓郁的稻香。农机手正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割稻、脱粒、碎秆等工序一气呵成,沉甸甸的稻穗不一会儿就变身金灿灿的谷粒。在收割机收完一片稻田后,种植户黄学林立即组织犁田机下田犁地,实现从早稻收割到犁田到晚稻插秧无缝对接。
黄学林介绍,他今年种了400多亩双季稻,早稻预计亩产在400公斤以上,现在正是“双抢”农忙时节,抢的就是时间。晚稻早一天插种,产量就能增加不少。黄学林种植水稻已有40多年,这些年他充分感受到了机械化作业节本增效带来的规模效益。在这几年间他陆续添置了几台收割机、犁田机和插秧机,采取全程机械化作业,一天就可以收割40多亩早稻、插种40多亩晚稻,极大提高了种粮效率。
近年来,蓝山县狠抓粮食生产工作,大力推广农业种植机械化,助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升级,为实现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奠定了基础。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县种植双季稻25.2万亩,实际落实25.29万亩,其中早稻12.53万亩,晚稻12.76万亩。目前,全县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工作已全面铺开,7月底可全部收割完成并移栽好晚稻,预计早稻总产量约5.3万吨。
来源:永州日报
编辑: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