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风家教故事】家教便在那一袋大米

作者:廖云寄 编辑:李宗凯 2019-05-21 11:26:36
—分享—

  家教恰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于无声无形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养成人的种种优良品质。我便是淋浴着这“春雨”不断成长的。

  那是我刚上小学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借了别人的玩具,并约定了归还的期限。然而,到了归还的那一天,我没有想起有这回事。更为严重的是过了两个星期,我竟然始终都没能想起要归还玩具的事。两周后,他终于忍不住了,于是便愤怒地要我归还玩具,还奚落了我一顿。虽然我真诚地向他道了谦,并于当天归还了玩具。但我还是清楚地感受到他并没有原谅我。他从我手中接过玩具时,瞅我的眼神分明带着轻视,这眼神灼得我的心一阵阵的痛。回到家,我含着眼泪向父亲诉说心中的委屈。耐心地听我倾诉完毕,父亲便抚摸着我的头把我搂入怀中,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起了爷代爷还米的故事。

  那时,父亲才十多岁,家里非常贫穷,有一次甚至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为了不让家人挨饿,爷爷便向村中的一户人家借了一袋大米,以解家中燃眉之急。爷爷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是完全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还回去。然而,事与愿违,随着约定的归还日期一天天逼近,爷爷的辛勤劳动只是满足了一家五口的正常需要,离归还那袋大米相差甚远。眼看离还那袋大米的期限还有两天时,爷爷无奈地踏上了向远方的哥哥求助的道路。

  那时候,交通十分不便,爷爷当然没钱去坐车。从家里到哥哥家,路途遥远。爷爷在天还未亮的时候就出发了。出发前,家人都劝他,能不能向借大米的人求求情,推迟归还的时间。爷爷毅然拒绝家人:“他们家情况比我们家也好不到哪去,但是在我们家向他借米的时候,人家可是连二话都没说。我又怎么能言而无信呢,那样做,你们叫我怎么面对他们”说完,爷爷头也不回去便走了。抄近道、走小路、翻大山,爷爷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了哥哥家——我大爷爷家。

  第二天,依旧是天还未亮,爷爷坚决拒绝了大爷爷一家人的挽留,背着从大爷爷家借来的大米踏上了回家的路。终于,在天黑前,爷爷回到了家,在说好的归还时间把大米还给了借爷爷大米的那家人。

  看着爷爷疲惫不堪的身躯,知道了爷爷的事后,那家人动情地说:“你这是何苦呢,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谁家没有困难的时候呢。再说了,我家也不是急着等这袋米下锅啊”。爷爷走时,那家人坚持要送爷爷几斤米,但是被爷爷硬生生地拒绝了。爷爷说:“你这样做,叫我怎么做人哪,按时归还借的大米本就是我应该做的。”

  爷爷还米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父亲,父亲自豪地对我说:“他到现在从来没有失信于人,这都得归功于你爷爷还米的故事”

  说完爷爷还米的故事,父亲再次摸了摸我的头,便忙活去了。我忽然发觉自己之前心中的委屈已烟消云散。

  爷爷还米的故事传给了父亲,父亲又是将它传给了我。我相信,这个故事会在我的家族世世代代传下去……

  因为,爷爷的那袋大米养育的是我的整个家族。

  (作者:廖云寄)

作者:廖云寄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