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家的记忆,族有族的传承。所谓家风者,就是这些记忆和传承的凝聚。好的家风,就如那长明的灯,热烈的火,不仅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会薪火相递,代代相传,熏陶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源泉,是个人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清朝时湘军领袖曾国藩,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人才,还是一位懂得齐家之道的人。这位被称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人,用四句遗嘱,打破了“盛不过三代”的魔咒;他用良好的家风传承,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曾家子孙。他的儿子中,曾纪泽从事外交,不卑不亢;曾纪鸿钻研数学,孜孜不倦。他的孙子曾广钧寒窗苦读后进士,终老翰林。曾氏后裔遵循家风传承,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的政界,军界,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曾氏家风,引领了曾氏子孙不落于时代,不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让曾氏后裔代代出英杰,是家风传承中的典范。
家风,是人生路上的诤诤箴言,是风雨途中支撑我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在他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教导他要忠君爱国,更是在他参军前夕,在他背上用针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旨在提醒他要时时想到国家,想到黎民百姓。从那以后,这四字箴言,时时刻刻铭记于岳飞心中。他率领岳家军与金军对抗,收复失地,只为践行母亲的谆谆教诲;他笔走龙蛇,写出“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满腔愤慨,只为诠释忠君为国的良好家风。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即使面对死亡,也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志豪情,也留下了“精忠岳飞”的千古美名。
家风,是风向标,指向善,家族中的人就善;指向恶,家族中的人就恶。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他小学的时候偷了同学的东西,回家后跟母亲说了这件事。他的母亲非但没有责骂他,还表扬了他,这致使这个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他因盗窃罪而被判死刑,走向死亡。行刑前,他要求再跟母亲说一句话,他的母亲哭着过来,忽然他一口咬掉他母亲的耳朵,并说:“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是啊!《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坏的家风却会使人弃善从恶。所谓“从善如流,从恶如崩”,如果不是这位母亲的错误教育,这个孩子又怎会独自走向死亡,这位母亲又怎么会白发人送黑发人呢?“性相近,习相远。”这个孩子的本性善良,却因为坏的家风而走上歧路,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这真是令人喟叹啊!
坏的家风,是人心中的污水,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坏的家风,是社会的毒瘤,使社会动荡。近些年来出现的家族式造假、家族式贩毒、家族式腐败,正是这种坏家风的集中体现。正因为这些家族被坏的家风团团围绕,让他们看不见人性中的善;正因为被坏的家风所侵蚀,所以他们变得自私自利,为了自己和家人,不择手段。试想,如果这些家族大量存在于社会中,社会将会变得动荡不安。所以,坏的家风,绝对是社会的毒瘤,它会使社会风气败坏,人心变得黑暗。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优良的家风,有益于修身,使我们的精神升华;优良的家风,是国家的助力,为国家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优良的家风需要代代传承,它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导师,是黑暗中的灯塔;它使我们变得优秀,成为祖国的希望。所以,我们要让优良的下风传承下去,福泽子孙。
(作者:欧一舟)
作者:欧一舟
编辑:李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