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接官亭的由来

来源:红网蓝山县分站 作者:雷统六 编辑:李宗凯 2016-12-02 16:43:46
新蓝山
—分享—

  据《阮氏族谱》记载:所城宁溪是古时的哨所,明代派出官员镇守,并建守禦所。明洪武时(1390年)阮有元奉调征剿宁溪平安后令原剿官守禦因以落屯籍。

  接官亭始建于明,后重修多次。它东依舜水,西傍疑山,水作鸭头绿。斯地风光如画,是旧时人们踏青和迎送应酬的地方。

  接官亭又称瑶官亭(坪),在所城中学附近,为什么叫接官亭?据说古时州府官员到县里来巡视,宁溪守禦所的官员必须出城相迎,守禦所的官员需要休息之地,迎候州、县官到来,官员的随从也不少,于是就在离城两里的地方也就是现今所城学校的旁边修了一供休息的长亭。有官经过,人就不少啦,后来人们抓住这儿过往人多就的机会做起了生意,接官亭之名也就因此而来。

  接官亭依旧,因为有雨蓬,能遮阳避雨,无论春夏秋冬孩子们都可以在走廓里玩耍。

  所谓接官亭,就是专门迎接来往官员的固定地点,过去全国各地都有。

  中国是礼仪之邦,迎来送往本是人之常情。体现中国人好客秉性的迎送,一旦被移植到封建官场上,就变了味,呈现出扭曲的官本位色彩。

  有人说,所城的接官亭,见证了上千年封建官场的礼仪,诠释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那是有一定道理的。官场上流行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尤其是朝廷的命官或钦差大臣,对下面的官吏有生杀予夺和向皇帝进言的特权,地方官吏岂能得罪这些人。当一品大员路过这里的时候,全城的官吏和富绅必须倾巢出动,恨不能迎接得越远越好。

  建亭由来

  大大小小的官员到蓝山来,地方官员当然要出城迎接。那距离也是随着官职的大小而有变化,官越大,迎接的距离越远,有的甚至要到两地交接的地方去迎候。

  接官亭的修建还要感谢当时退休在家的阮有元。

  阮有元是南京上元人,于洪武23年(1390年)由左卫守御被征调到宁溪作守御,是七品校尉。家中传下铜牌一面故是皇帝亲兵。他奉调来蓝山,子孙因经留下屯于蓝山宁溪。

  阮有元晚年在所城颐养天年。这位七品官员,不仅没有给当地政府和百姓带来麻烦,相反他还做了许多有益于地方的好事。明清时期有个规定,比当地官员职位大的如巡抚或王公大臣等莅临蓝山,蓝山官员都要到城外迎接。有一次一位朝廷命官到蓝山视察,蓝山知县恭请阮有元陪同出城迎接,阮有元觉得这个繁文缛节太劳民伤财了,他不同意去,朝廷命官为此大发脾气。阮有元却冷冷地说,我过去是皇上的亲兵,难道老夫还惧怕你不成,那位朝廷命官赶忙赔着笑脸。

  其实,地方官员也是屡屡为此所累,有了这个由头,正好就汤下面。他们打着皇帝老亲兵的旗号,在所城盖了个接官亭,不管官大官小都在这里迎接,老百姓交口称赞。后来人们都说这样就扭转了官场上一个陋习。(作者:雷统六)

来源:红网蓝山县分站

作者:雷统六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6/12/02/99138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